老师给每首诗配漫画
《古诗吟诵》是由朝春中心小学编撰的校本教材,如今已被普陀区教育局列为全区推广教材。4册教材共收录了96篇古诗文,分别供小学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使用。以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例,学生要学习的12篇古诗文,包括《采莲曲》《悯农 锄禾》《村居》《示儿》等古往今来常见于幼儿启蒙教材中的美文。朝春中心小学校长虞宏逸说,这套教材与市面上的其他古诗文教材有一个显著不同,就是突出“吟诵”,即不仅让孩子们读,还要唱。比如,像《江上渔者》等古诗,早已被谱成了曲调在民间传唱,因此,教材中就连歌谱也一并收录了进来,而有些古诗则是由老师们新谱了曲,力争唱出来的曲调既要忠实于诗作者的意境,还要符合现代孩童的音乐欣赏特点。而且,老师们还为每首诗配了童趣盎然的漫画。
教育部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系教授戴宝云全程参与了这套教材的开发。他说:“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希望低年级学生注重感官体验和角色扮演,中高年级学生则是要让他们能触景生情地诵读或吟唱,在头脑中再现诗中人、物、景的生动形象,以提高诵读的效果。”
高中读本明年进课堂
小学第一课《出生证的寓意》、第二课《读懂一个“爱”字》、第三课《在学习中成长》……初中第一课《我们的共同名字叫“公民”》、第二课《做一棵独立不倚的大树》、第三课《追求社会生活的最大和谐》……这便是普陀区最新推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现代公民读本》的一些精彩篇章,而高中读本也将于2015年进入课堂。普陀区教育学院政治教研员、特级教师吴永玲说,小学到高中三个学段的读本都有一个传统文化的章节,不仅会介绍中国历史,还会分享体现诚信、友善、团队精神等中国传统品格的故事。全国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编写委员会主任吴铎教授说,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最主要的就是要懂得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忠实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培养每个公民当好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设计了106个活动项目
普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朱恒尚说,无论是开展古诗文吟诵还是普及公民责任意识教育,都是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普陀区教育局局长范以纲介绍,普陀区还推出了《“普陀大学堂”学生社会实践资源指南》,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五大学堂”,即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的“红色学堂”,以科普教育基地、创新实践基地为主的“创新学堂”,以苏州河两岸教育资源为主的“河湾学堂”,以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安亭基地为主的“田园学堂”,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实践点、敬老院等公益场所为主的“公益学堂”,精心设计了106个分学段的实践活动项目,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