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备忘录”,是小学生记录家庭作业的小本子。上海每个小学生都有,里面还有老师给家长的留言,家长也可以在上面和老师交流。
最近,和朋友聊起择校的话题。她告诉我,她的一位邻居,每天都收到一份全英文的“备忘录”,天天愁得脑门倍儿亮。
这户人家来自外地,一直在上海经商,前几年到香港生了个娃。今年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他们将孩子送到上海的一所英国学校,每年学费20多万元。本以为孩子进了“高大上”的英国学校,前途一片光明,不料孩子却水土不服,因为家中没有英语环境,一开始什么也听不懂,即便是数学卷,也因为看不懂题目而做不出。最让家长痛苦的是,老师每天通过英文邮件告诉家长家庭作业、学校通知、注意事项等等。这位妈妈不识ABC,只好每天找懂英文的邻居来翻译,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学习了。另外,因为那所国际学校不学中文,她还给孩子请了一个家教补中文。
现在,把孩子从小送到国际学校,成为沪上不少有实力的家长的择校新潮流。由于大部分国际学校严格要求孩子为外籍,所以有人退而求其次,将孩子送到开设国际课程的民办学校,既可以脱离国内“应试教育”的苦海,轻轻松松地学习,又为将来出国留学无缝衔接做准备,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双语学校真的轻松吗?我认识一位家住远郊的全职妈妈,今年想方设法把女儿送进了位于闵行区的一所知名双语学校,每年学费8万余元。由于校车不到她家门口,这位妈妈每天早晨必须开车十多公里,将孩子送到校车点,上了校车后,再开半个小时,才到学校。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每天仅上学放学路上就要两个小时,该是多么辛苦!而这所学校为了保证质量,作业并不少。等到高年级,那就要挤占睡眠时间了。
高端的名称、高档的外教、高额的学费,这一切似乎成为孩子成才的保障。然而,在这些学校学习并非想象的那么轻松,双语教学,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这一点,值得择校的家长细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