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演出不少
去年上海越剧院根据流潋紫小说《后宫-甄嬛传》创排的《甄嬛》(上本)创下了一轮“越剧牛市”,赢得了戏曲演出难得一见的票房佳绩。今年越剧《甄嬛》(下本)再度应邀在艺术节首演,上下两本共六天的演出再次出现一票难求的热闹场面,成为近年来艺术节戏曲演出最大的票房热点之一。除此之外,今年艺术节的京剧舞台也颇为热闹,在艺海剧院上演的“国家京剧院纪念程砚秋诞辰110周年”系列演出将推出《李世济率程派弟子演唱会》、经典大戏《锁麟囊》《梅妃》。在演唱会上,年过八旬的李世济将携手她的学生李海燕、杨磊压轴演出《锁麟囊·团圆》《锁麟囊-春秋亭外风雨暴》选段和《文姬归汉-送儿女》选段,颇为难得。而“风雅江淮·百年流芳——淮剧名家名段演唱会”被认为是淮剧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合作。此次演唱会共有上海淮剧团、江苏省淮剧团、泰州市淮剧团等13个专业剧团参演,演员人数达200余人。演出阵容中包括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两位梅花奖得主和 10 位白玉兰奖得主。
冷门剧种难得
由老舍亲自命名的北京曲剧、京剧声腔源头之一的汉剧以及来自云之南的滇剧……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平时难得一见的剧种也不少。北京曲剧以北京流行的曲艺单弦牌子曲为主发展而成,初名“曲艺剧”。1952年,老舍先生正式将其定名为“曲剧”。从老舍创作的《柳树井》至今,北京曲剧团已经创作并演出了100多个剧目。此次来沪在大观舞台演出的《四世同堂》也是老舍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汉剧的旧称即为汉调。此次武汉汉剧院将带来汉剧《宇宙锋》在逸夫舞台上演,《宇宙锋》同时也是京剧舞台上的常见剧目,此次上海观众有机会感受一下另一种版本的《宇宙锋》。滇剧是丝弦、襄阳、胡琴等声腔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此次玉溪市滇剧院将在艺术节上上演新编大型滇剧《水莽草》。
创新剧目别致
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戏曲剧目中有一台极为引人注目,尚未上演已经在网上引发争议,那便是由中国台湾当代传奇剧场推出的摇滚京剧“水浒108”系列的最后一部《荡寇志》。“水浒108”由张大春编剧、周华健作曲、吴兴国导演并主演,是一部从服装造型到音乐唱腔都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京剧的作品。也是近年来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上难得一见的实验戏曲作品。据介绍,该剧用一种诙谐嘻哈的方式讲述着梁山英雄的悲剧,有着极强的反讽效果。每当剧情过渡时,周华健的歌曲就会响起,舞台上那些梁山英雄则会跳起街舞。而服装方面则大量吸收了台湾霹雳布袋戏、cosplay等元素,华丽、夸张。据透露,一人分饰宋江和宋徽宗两个角色的吴兴国服装华丽多变,宛如一场热闹的时装秀。而李师师向燕青示爱的时候,长袍底下竟是黑色网袜和高跟鞋……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