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午,我乘坐了一辆新型的公交车,入座后,我听到邻座三四位男女乘客在小声议论这款新车型。除了不少赞美之词外,他们也对车厢内设置的七八个倒过来坐的座位(以下简称“倒座”)提出了不满的看法。有的说:“阿拉乘车子一直顺过来坐坐惯了,突然要自家倒座,心里总感到勿舒服。”还有的说:“勿晓得设计者当初设计是哪能考虑的,多出那么多倒座,难怪人家乘客情愿站着,勿愿坐倒座。”听了这番议论,颇有同感。
倒座多设置在车轮的位置,我猜想设计者或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原本一律向前的“顺座”,车轮后部的座位脚下有个斜坡,空间较小,脚不能伸直,确实有点别扭。但是,相比之下,倒座的舒适程度是否就胜过原来的设计呢?就像人们在生活中习惯于顺着朝前走,你要他突然练倒走,他肯定会很难受,坐倒座也是这样的感受。因为方向感的错乱,坐倒座更容易晕车,这也是常识。此外,很多人不爱坐倒座的一个原因,是这样一来就得和对面的乘客“面面相觑”,甚至“脚碰脚”,确实有点尴尬。总不见得一直低着头吧!网上还看到过提醒,女性乘客坐在倒座,容易发生“走光”的尴尬事。
虽然以前的公交车内也有倒座,但一般也就一二个。而现在增加这么多,到底是不是合适,我想设计者还是应该从更多人性化的细节方面加以综合考虑,才能真正实现便民利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