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媒体有一则采访报道:本市沪西、黄浦、沪东等工人文化宫,暗设游戏机房,夜以继日行赌博之实,引起人们震惊和舆论关注。
提起工人文化宫,工人师傅们往往是一脸向往、歆羡,乃至自豪,亮一亮工会会员派司,或可免费进入,或可享受优惠。若是节假日,里厢就更闹猛了:小戏剧、电影、评弹、曲艺、魔术;灯光篮球场、乒乓馆、弈棋室;还有诗歌创作班、影评小组活动等等,溢满文化气息,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人之家,文化公益场所,更有“职工精神殿堂”之美誉。
然而,这一切,早已时过境迁。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本市的工人文化宫(馆),大多已面目全非。简言之,门庭改换,充满“商味”,文化式微,名不副实。大门口,依仗地段、路面、车站优势,成了麦当劳、服装店、小商品展销、房屋中介的黄金地块。若非在灯红酒绿的夹缝处徒留几个“某某文化宫”字样,还真的“云深不知处”哩。里面呢,当然是什么赚钱开什么,于是游戏机厅、网吧、健身房,相继登场,甚至不惜走上充满铜臭气的邪道。
呜呼哀哉!文化公益场所走向落寞,文化元素消失,甚至藏污纳垢,演变成颓唐违法的赌场,这还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么?值得警惕的是,此种现象,确实并非只此一家,照此下去,贻害无穷。究竟用什么来引领时代风尚,民族魂魄,已是不可等闲的课题。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人们期盼工人文化宫早日名副其实。归来吧,公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