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色光的颜色,通常被认为是“无色”的,其明度最高,色相为零,象征着朴实、纯洁、神圣、善良、信任与开放。
在儒家看来,只有“素”才是质朴的正色。孔子说:“绘事而后素。”意思是:必须得先有“素”(白色的丝绢),然后才能施以五彩,“绘”成图画。
老子喜欢“见素抱朴”,说“五色令人目盲”。道家学说的《淮南子》曰:“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这个“白”就是“一”,成了所有色彩的渊源。
佛家也一样,视“白”为最富有内涵的色彩,可以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无极大师曰:“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明见雪,智者观白”。这是审美的三层境界:看鹭——愚人,见雪——聪明,观白——智者。禅境之“白”,能使人精神轻松,心灵澄明,从而把握到一种稳定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