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申城老旧住宅小区存在的“用电难、管理难、抢修难”问题,由市电力公司与市房管局联合启动申城住宅小区的“光明工程”。这个惠及本市过半住宅小区的工程,将使每户住宅的表前设施基本容量配置标准,从原来的2千瓦、4千瓦统一提高至8千瓦。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光明工程”大家谈》一组报道,从各方面聚焦“光明工程”,敬请读者期待。
“光明工程”大家谈
《关于本市住宅小区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维护和更新改造的实施意见》(“光明工程”),主要目的是明确已建及新建住宅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产权属于电力公司所有,由电力公司承担维修、养护、更新责任以及相关费用,分界点之后的设施设备维护责任由住宅业主承担。通过明晰产权,便于落实业主与供电部门的责任和维护经费,理顺供电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和体制,提高供电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原则,老旧小区用电现状及存在问题需要尽快予以解决。市房管局正着手制定《本市住宅小区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更新改造实施细则》,明确表前供电设施改造的组织实施流程和验收流程,确保改造工作稳步推进;组织市电力公司、区县房管部门编制(2015-2017年)三年计划、制订改造工作年度计划和工作方案,确保2017年底基本完成本市6500余个老旧住宅小区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的更新改造。
“光明工程”涉及千家万户,这就要求区县房管部门组织协调改造工程与旧住房修缮改造工程、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的衔接,确保惠民工程同步实施,做到便民利民、减少扰民;同时要切实做好老旧小区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更新改造的宣传工作。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也应配合施工单位做好文明施工,为工程施工提供便利条件,将改造工程转化成民心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
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 刘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