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填表问健康
年近八旬的刘老伯是一名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10月29日上午,一名中年妇女来敲门,自我介绍说:“我是街道工作人员,来做个调查,询问您二老的身体情况,请您回答几个问题。”刘老伯见其面善,且报得出他的姓名,就将她请到家中。该女士详细地询问了两位老人的身体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表格记录,临走时还嘱咐老人注意身体和保养。
来电叮嘱多保重
第二天上午,刘老伯在家接到一个电话,听筒那头说:“这里是街道,昨天工作人员上门调查的报告我们已经看到,领导很关心您二老的健康,你们平时一定要当心,要注意身体,多保重。”突如其来的“关心”让刘老伯倍感温暖。“想不到退休这么多年街道能如此关心我们这些老人,真是很贴心。”刘老伯说道。
送上医疗“补贴卡”
10月31日上午,又有一名青年男子敲开了刘老伯家的门,他出示了街道工作证,表示今天是来送福利的。由于前两次的铺垫,刘老伯很热情地将他请到家中。
男子一坐下,掏出一张黄色卡片表明来意:“这是街道给你们的补贴,如果二老去医院看病,公费用完后,直接出示这张卡就可抵扣3000元医疗费。”接着男子又从包内掏出一个盒子递给刘老伯,“再送一台‘健康使者’数码经络治疗仪给你们,试用一星期,这是街道为关爱老年人专门准备的高科技治疗仪。”
仪器“押金”600元
连续几天送上门来的“关爱”让刘老伯欣然接受,中年男子此时提出要付600元仪器押金,一星期后他会来看治疗效果,并退还押金。刘老伯盛情难却,随即付了钱。对方给了收据和一张印有治疗仪字样的“医疗补贴”卡片,上面有联系电话。
男子走后,刘老伯觉得事有蹊跷:巴掌大小的治疗仪,只有几个按钮可操作,既无生产厂家名称,也无产品说明书。他急忙按卡片上的联系号码打电话,可始终没人接听,一星期后也没等到那名“工作人员”的身影,这才发现可能上当受骗了,于是立即报警求助。
街道澄清是骗局
接到反映,记者致电江湾镇街道办,工作人员表示街道根本没有派任何工作人员去刘老伯生活的社区“送爱心”,所谓的健康调查和医疗补贴纯属子虚乌有。
11月5日,记者来到刘老伯所在小区看到,居委会已在大门前的黑板报上贴了刘老伯被骗的经过,提醒大家注意防范,避免再次上当受骗。在老年活动区域,记者问了多名正在锻炼的老人,他们表示自己及身边的朋友也碰到过类似骗术。
公安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要提高警惕!对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要核实其身份,不要轻易购买夸大宣传的保健品、治疗仪。如有身体不适,应当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或到正规药品、保健品销售店购买商品。发现“免费使用治疗仪收取押金”、借义诊之名高价推销保健品等情况,及时报警求助。
本报记者 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