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托盘”覆盖林木
根据设计蓝图,这座桥梁好似两个相连的椭圆形大托盘,上面遍布花草树木,因此得名“花园桥”。
一道道优美的线条沿着“托盘”底部伸展开来,桥面上覆盖郁郁葱葱的林木,人行步道如锯齿般蜿蜒其中。
花园桥的创意最初源于英国女演员乔安娜·林莉。早在2002年,这位年近六旬的女演员就开始游说各方,试图落实造桥项目。她认为,这样一座桥梁不仅是连接泰晤士河南北岸的便捷通道,更是繁华都市中的一片绿洲,能令忙碌的通勤者“偷得浮生半日闲”。
人称“当代达芬奇”的设计师托马斯·希瑟威克对这一创意颇为赞赏,操刀完成了花园桥的设计。他的作品包括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场馆“伦敦碗”。
桥上的花园由英国著名园艺师丹·皮尔逊设计,包括200多种树和其他60多种植物,全部是英国本土品种。林莉亲自为花园桥的推广视频配音,称走上这座桥好似“漫步林中”。“这里听不到交通噪音,只有鸟语蜂鸣、林间风声还有桥下潺潺河水声,”她说,“这是疲惫的通勤者往返泰晤士河的安全、便捷之旅。”
听过林莉介绍的人,很难不被花园桥的景象所打动,伦敦市长鲍里斯就是这个项目者的支持者之一。建筑专家保罗·莫雷尔承认,自己被花园桥的景象打动,因为“我们都想让这个世界有所不同”。
高额预算受到质疑
花园桥的概念虽然美好,但没有充足的预算支撑无从实现。虽然自己是花园桥的“粉丝”,但伦敦市长鲍里斯特意声明,政府无意为其所有费用买单。为此,伦敦专门成立了“花园桥信托会”,负责为桥梁施工和维护募集资金。
信托会最迟必须在今年年底之前得到市政厅许可,才能按计划在明年动工修建这座长370米的人行桥梁。如果一切顺利,将在2017年年底完工。市政厅是否会对这个项目开绿灯,建筑预算非常关键。
信托会目前对外宣称,花园桥建筑预算为1.75亿英镑,并保证这是本着节约原则制定的“底线”标准,包括征用土地的费用和其他税费。然而,这一说法似乎难以服众。
《卫报》记者穆尔之类的反对者指出,自从花园桥项目面世以来,其公开预算节节飙升,令人生疑。去年6月以来,报道中出现的花园桥预算从6000万英镑升到1.75亿英镑。
面对质疑,“花园桥信托会”强调,问题的关键在于,花园桥是用一座桥的预算办两件事。批评者却不依不饶。他们指出,另一座拟建中的泰晤士河步行桥预算在3900万英镑至6300万英镑之间。
更有批评者将不满指向市长鲍里斯,称支持修建如此昂贵的桥梁,鲍里斯根本就是在搞“面子工程”。
目前,花园桥尚有1000万英镑预算资金尚未到位,信托会因此向全社会募集资金:捐款5英镑至2万英镑不等,可获得桥上一株植物或树木的所有权;认捐500万美元,则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桥上两个花园之一。
效率休闲难以调和
批评者认为,桥上花园规模有限,经过此处的行人并不会有“漫步林中”感觉。
这座桥梁可能产生的社会意义也令人怀疑。花园桥选址所在是伦敦的繁华地带。尤其是南岸已喧哗无比,实在消受不起更多游客造访。这座桥梁一旦开工建设,还可能危及附近一些历史建筑。
此外,花园桥的功能性也饱受诟病。筹建者强调,这座桥将成为伦敦交通主干道,同时又放慢都市人的生活节奏,桥上甚至不允许骑自行车通过。批评者认为,花园桥不可能同时做到保证出行效率和放慢节奏,就好像动与静、快与慢难以调和。
袁原
相关链接
泰晤士河上的桥
泰晤士河横穿伦敦而过,多座桥梁连接南北两岸,其中不少已成伦敦的标志和象征。
伦敦塔桥 因两座桥梁上高耸的维多利亚时代砖塔著称,是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是伦敦的象征,有“伦敦正门”之称。
伦敦桥 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50年左右。这座桥多次拆毁、重修,从木桥、石桥再到水泥桥,见证了伦敦的兴衰。伦敦桥距塔桥不远,常被混为一谈。一位美国富翁就犯了这个错误,在1968年花246万美元买了伦敦桥,却自以为买的是更为著名的塔桥。他还将桥身整个拆卸、搬迁到美国,以示炫耀。
滑铁卢桥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最早可追溯至1815年,因为处于泰晤士河在伦敦市内转弯的战略位置而得名。站在这座桥上,泰晤士河沿岸风光饱览无遗。中国观众熟知的电影《魂断蓝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桥上。
千禧桥 是泰晤士河上的小字辈,是一座钢筋金属横梁连接的纤细“银带桥”,连接有圣彼得大教堂和TATE摩登艺术馆的泰晤士河两岸。2000年6月10日正式开放时,这座现代化的步行桥因人潮汹涌而摇摆、振动,开放三天即被关闭,直到两年后才重新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