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包子铺前排起了人龙。
一旁的小巷里,挪出了一个老者。他身穿满是油污的破旧衣服,匍匐在一辆木制的板车上。右手和双腿都已残缺,依靠左手扒着地面缓缓前进。靠得近了,一股酸腐的气味也随之而来,排队的人龙不由自主地弯成了一个弧度。
老人抬起脸,左手拿起一个搪瓷杯,摇了摇。杯子发出了稀疏的几声响动,便再次归于沉寂。大约是看出了人们对他的排斥,老人将杯子放回板车。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煮鸡蛋,在地上敲了几下后,艰难地用单手剥起了蛋壳。
忽然,硬币与杯子撞击的响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是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同样穿着破旧的衣服,一边晃动着杯子,一边念经般含糊说:“各位大叔大婶哥哥姐姐行行好吧,我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有几个人被缠得不耐烦,便丢了几个硬币给他。
小男孩低头嘟囔了几句,往旁边走了过去。经过那个老人身边时,他放缓了脚步,看了一眼老人手里的鸡蛋,似乎想说什么,却没有开口。出人意料的是,老人对他露出了一丝笑容,然后把剥好了壳的鸡蛋递给了他。等小男孩接过鸡蛋,老人一言不发地用左手扒着地面,推动着板车向远处缓缓地挪动起来……
此后,我再没有遇到过那个老人和那个小男孩,但仍不时地想起老人手拿鸡蛋的画面。我不清楚那个小男孩是不是真的几天没吃东西,也无法计算那个老人用了多长时间才剥好了鸡蛋,但我知道,在那个老人面前,我在队伍中的“心安理得”是多么可笑。他用一颗鸡蛋教会了我,真正的善良,就像路边的杂草,就算被生活的重担压倒,也绝不会彻底灭绝。等到阳光再次洒落大地的时候,那些翠绿一定会倔强地归来,骄傲地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