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1945年初,快速穿插的美军与扼守吕宋岛要道的日军狭路相逢——~~~
1945年初,快速穿插的美军与扼守吕宋岛要道的日军狭路相逢——~~~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1945年初,快速穿插的美军与扼守吕宋岛要道的日军狭路相逢——
穆罗茨之战:大炮与坦克的交锋
毕晓普
■ 1945年2月,美军士兵清理日军遗留在5号公路上的坦克残骸
  说到二战期间的炮兵与坦克孰强孰弱,普遍认为双方距离较远时,炮兵可以用密集的火力覆盖“淹没”坦克集群,可是,一旦双方在200米内近距交战,擅长凭借装甲优势展开突击的坦克部队往往占据绝对优势。不过,1945年2月在菲律宾吕宋岛的5号公路上却发生了一场美军炮兵部队与日军坦克的“贴身肉搏”,战斗结果让许多军事专家大感意外。

  战斗背景

  1945年1月,数十万美军登陆菲律宾主岛吕宋,日军统帅山下奉文眼见“把敌人赶下海”已无可能,遂放弃沿海阻击,把部队撤到北部的卡加扬谷地,避开美军舰炮的威胁,妄图利用复杂地形与美军决战。为了掩护分散各地的日军顺利北撤,山下奉文把坦克部队派往穆罗茨镇,扼守那里的5号公路(连接吕宋岛南北的要道),阻击美军。

  当时,驻守穆罗茨的日军约2700人,部队番号包括第6战车联队(相当于坦克团)、第356普通科大队(相当于步兵营)、第8炮兵中队(相当于炮兵连)等,其中第6战车联队是骨干力量,他们配备数十辆97式中型坦克和95式轻型坦克,既可以沿5号公路机动作战,又能依托半埋式掩体进行阵地战。山下奉文给出的命令是“即使战至一兵一卒也永远不许退却”。

  另一方面,美军在吕宋岛顺利登陆后,加快了进攻节奏。最早登陆的美军第6步兵师第20团奉命向穆罗茨急进,切断日军北撤的通道。由于任务紧急,该团在不满员的情况下(仅有1300余人)就出发了。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为美军第20团提供支援的部队包括美军第44坦克营C连、第98重迫击炮营,以及第53、80、251、472、760炮兵营都拥有强大的火力投送能力。

  战斗经过

  1月31日,穆罗茨之战拉开序幕,美军坦克C连的多辆M4“谢尔曼”坦克打头阵,第20团的步兵们跟随坦克向日军阵地发起冲击。众所周知,“谢尔曼”坦克的性能在欧洲战场只能算平庸,可放到太平洋方向,面对绰号“豆战车”的日军坦克却仿佛“虎入羊群”。因此,当“谢尔曼”坦克出现在阵地前时,日军只能把落伍的97式、95式坦克藏在伪装工事里,伺机攻击“谢尔曼”的侧面装甲,或“欺负”美国步兵。

  然而,一旦躲在工事里的薄皮“豆战车”开火,就会遭到美军轻重火力的“招呼”。战斗中,美军连长费卡利上尉率先尝试用M1卡宾枪发射M9A1低速枪榴弹,居然把几十米外的日军95式坦克打爆,“看上去就像打火机,一点就着”,这下子美军步兵对日军坦克的畏惧感荡然无存,所有人都期待用枪榴弹、重机枪甚至手榴弹去“修理”它们。一天下来,日军就损失了20余辆坦克。

  虽然在第一天的战斗中进展顺利,但美军也不愿轻敌冒进,毕竟在之前的岛屿争夺战中领教过日军的“焦土抵抗”,面对日军在穆罗茨内外修筑的大量工事,美军指挥官要求部下稳扎稳打,对一块区域完成清剿后再发起新的进攻,碰到过于坚固的据点,尽管召唤炮兵“敲打”,将其炸成齑粉。

  战至2月6日,依靠炮击和步兵蚕食,穆罗茨的三分之二区域被美军占领。顽固贯彻山下奉文“玉碎抗击”命令的第6战车联队长井田君平大佐也在5日被美军炮弹炸死。残余日军眼见覆灭在即,全然没了斗志,只想逃离地狱般的战场,于是大多数残余日军决定趁夜突围。

  根据计划,日军残部选择6日深夜突围北撤,先派4辆坦克佯装出击,吸引美军注意,其他兵力则沿5号公路退往圣胡塞。可是,这些日军没想到的是,驻扎圣胡塞的日军早就不顾穆罗茨友军的死活,自行脱离战场,那里已变成美军第53、80炮兵营的既设阵地,这意味着5号公路事实上已被切断,离开穆罗茨的日军注定难逃覆灭的命运。

  2月7日凌晨3时30分许,在黑夜中沿5号公路后撤的日军接近圣胡塞。起初,美军观察哨虽然发现有坦克部队向己方阵地靠近,但无法在夜色中分辨敌我,因此没有开火。然而,当2辆日军先头坦克开到5号公路与埃斯泰镇的交汇处时,驻守美军的重机枪开火了。第一辆日军坦克因慌乱中撞上路障而失去行动能力,第二辆坦克则被美军发射的枪榴弹打成废铁,其残骸挡住后续日军车辆的通道。日军只好下车徒步前进,企图突破美军炮兵阵地外围的火力点。

  由于在前几年的交战中早已见识过日军的“人海冲锋”,因此美军非常注重野战阵地的火力部署,力求快速形成“火墙”。但在这次战斗中,日军不仅派出步兵冲锋,随行的坦克和装甲车也玩命般地碾压路障,企图夺路北逃。由于在黑夜中根本无法看清目标,日军坦克只能用车体猛冲猛撞,而美军指挥官也担心一旦天亮后,日军坦克的速射炮和车载机枪会造成大量美军伤亡。毕竟驻守此地的美军只是2个炮兵营,无论如何难以抵挡坦克突击。于是,2个美军炮兵营长经电话协调,决定将105毫米榴弹炮对准公路,只要目视条件允许,就用这些曲射火炮进行直瞄射击。

  7日破晓时分,日军坦克与美军炮兵在200米内展开炮战。日军97式坦克上的57毫米炮连连炮击美军阵地,美军则用105毫米榴弹炮向日军坦克发射卸掉引信的炮弹。没有引信的炮弹不会爆炸,相当于用铁疙瘩猛砸日军坦克(由于双方距离太近,炮弹爆炸可能威胁美军安全)。日军坦克的炮火很快炸毁1门美军M2A1式105毫米榴弹炮,1发美军发射的无引信炮弹也命中200米外的1辆日军坦克,直接把坦克炮塔砸飞。

  当时,整个战场的态势是:日军车队沿5号公路排列,就像一条长蛇,美军炮兵则位于5号公路两侧,像两个铁夹子,硬生生将长蛇切断。美军的重机枪、枪榴弹和榴弹炮发射出铺天盖地的弹雨,成为日军的噩梦。更让日军难受的是,从穆罗茨追来的美军坦克C连也于7日清晨赶到战场。美军坦克和日军坦克展开近距离混战,一些美军坦克手怕炮火误伤战友,干脆直接用厚实的车体撞击日军坦克。

  天亮时分,从穆罗茨到圣胡塞的5号公路上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日军在这里留下了247具尸体,以及11辆坦克、10辆卡车和2辆拖拉机的残骸。日军的突围行动以惨败告终。而美军在混战中仅有2人阵亡,16人受伤,损失1门火炮。

  战后总结

  由于大部分日军主动弃守穆罗茨,使得正面攻坚的美军更加轻松。到2月8日中午,残留在穆罗茨镇内的日军散兵游勇被剿灭殆尽。在整个作战中,呆板的坦克战术是日军最大的败笔,他们将坦克变成固定火力点,没有勇气组织坦克集群,利用复杂地形实施机动作战,徒然成为美军的“活靶子”,而在夜间公路混战中,美国炮兵敢于打破常规,用榴弹炮平射日军坦克,显示出“临活机变”的指挥能力。

  穆罗茨之战后,美军完全控制5号公路的关键节点,吕宋岛上的近30余万日军被切割成困守马尼拉和卡加扬谷地的两大块,只能在狭小的区域内困兽犹斗。在后续战斗中,美军充分发挥炮兵和航空兵的优势,对日军的重兵集结地进行密集轰炸。日军在丧失战役兵团机动能力后,只能化整为零,用小股短促突击的方式迟滞美军,但终究于事无补。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时,吕宋岛上的日军已不再是一支完整的作战力量。毕晓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上海新城区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5版:夜光杯
   第A36版:夜光杯
   第A37版:连载
   第A38版:阅读
   第A39版:演出
   第A40版:新民俱乐部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新闻界/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
穆罗茨之战:大炮与坦克的交锋
66年前,以军特种兵炸沉埃及军舰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7穆罗茨之战:大炮与坦克的交锋 2014-12-11 2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