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音容宛在,一路走好”,人们在哀悼他的同时,他生前的一桩桩往事又浮现眼前。
但愿天堂里不用加班
悲剧发生不久,邹碧华的同事——市高院的沈刚在朋友圈里发的这段话引起泪水无数,“前段时间我看到邹院长,还和他说,你现在怎么这么瘦?他笑笑,没有回答。这一幕仿佛还在眼前,而他和我们已经阴阳相隔。多想星际穿越,从五维空间提醒他,休息一下吧,给家人,也给自己多一点爱恋。”有人评论:“但愿天堂里不用加班。”
熟悉邹碧华的人都知道,邹碧华压力很大,尤其这几年,斯文儒雅、风度翩翩的他瘦得厉害。作为高院副院长,他分管的是众人瞩目的司法改革,还有网络信息化等;他还是一名学者型法官,在北大法学院获博士学位,著作等身,在上海财经大学等担任兼职教授;经常有学校等邀请他去讲课。
“虽然工作忙碌,前几天他特地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谦虚请教网络舆情的问题。”沈刚说,邹碧华对网络舆论持很开明的态度,希望通过网络推动司法公开。对于下属,只要工作上有小小的成绩,邹碧华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他的突然去世,让大家都难以置信,不少人听到这个消息流下泪水。
希望法官“善待”律师
在律师岳雪飞的微信里,将邹碧华发出的最后一条微信截屏保留了下来。在这则微信上,邹碧华转发了一条关于上海法院律师诉讼服务平台上线的新闻,转发时他评论道,“希望让律师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好。”
“在律师界,对邹院长的业务和为人评价都很高。”岳雪飞清楚记得,几年前,当邹碧华担任长宁区法院院长时,他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律师界意见,出台了一份尊重律师的十条意见,希望法官要“善待律师”,共同推动司法公正。岳雪飞为此也呼吁,社会上对于压力越来越大的法官,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厚待。
阴差阳错走上法律之路
邹碧华的微信名字叫“庭前独角兽”,独角兽是一种履行重要使命时才出现的吉祥之物。他曾说过,尽管当年报大学志愿时纯属阴差阳错,想报经济专业,却报了经济法,以为是研究经济的方法,没想到从此走上了法律之路。
记者找到了一篇邹碧华的旧作,那是2012年邹碧华到北大参加了同学聚会返沪后,写下的感悟,“记得那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吗?想当年,我们是何等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么多年来,我们经历了尔虞我诈、嫉妒、失意,有的甚至经历了生活变故、经历了背叛与伤害,伤痕累累。更让我们唏嘘的是,有的同学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他肯定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在47岁的英年突然离开人世。
“我们正在流逝,正在以一种不可逆转的速度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流逝。这听上去挺令人伤感的。但我们不必悲观,因为叔本华还说过,‘我们流逝了生命,却收获了人生体验,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体验’。”
文末,他还写道,“如果人生可以重新开始,我仍然会选择跟大家同学,会更加珍惜我们在一起同窗的日子,会设法参加每一次同学聚会,会很认真地去做好以前没有为同学们做好的事情……下次聚会再见。”
但他没有想到,对于许多人而言,那次分别就是永别。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