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施捷)一个由第三方主持的测评项目显示,今年本市公立医院的门诊病人总体满意率处于良好水平(91.03%),住院病人总体满意率处于优秀水平(97.56%)。与上一年度的测评数据相比,两项总体满意率均比上一年(分别为89.58%和96.08%)有所提升。
由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主导、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开展的“2014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研究”项目,共测评调查了本市40家医疗机构,包括28所三级医院、4所二级综合医院和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样本量达9000余人次。各类测评量表涵盖有“医院设备设施”“医生服务”“其他医务人员服务”和“医疗服务流程与效果”等116个项目。项目方今天向媒体公布了测评结果:
■ 门诊病人满意度排名前十的项目是:
“未见医生索要、收受红包或物品(98.19%)”“医务人员制服整洁、佩戴工号牌(97.35%)”“医院有清楚、明确的标识(95.16%)”“医院对收费项目有明确公示,收费账目清楚(94.52%)”“医生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护我的隐私(93.92%)”“今后若需门诊,我仍将选择在此医院门诊部就诊(93.11%)”“门诊区域地面防滑(93.03%)”“医生的诊疗服务有礼貌(92.97%)”“医生仔细地听我讲述病情(92.67%)”“门诊预检处护士服务有礼貌,能帮助我正确选择就诊科室(92.55%)”。
■ 门诊病人满意度较低5个项目是:
“门诊区域洗手间清洁卫生(82.58%)”“医院医疗费用合理(84.70%)”“我认为门诊收费、挂号方便(84.79%)”“门诊候诊区提供适宜的健康教育资料(86.35%)”“医生主动提问以对我有更多的了解(87.48%)”。
■ 住院病人满意度排名前十的项目是:
“医务人员制服整洁、佩戴工号牌(99.90%)”“医生每天巡视病房(99.33%)”“未见医生索要、收受红包或物品(99.22%)”“病区护士在我按呼叫按钮后能及时到我床边(99.21%)”“医生的诊疗服务有礼貌(99.02%)”“医院有清楚、明确的指示标识(99.02%)”“医生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护我的隐私(99.00%)”“医生仔细听我讲述病情(98.97%)”“病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我的隐私(98.85%)”“病区护士的服务有礼貌(98.82%)”。
■ 住院病人满意率较低的5个项目是:
“医院伙食菜单上的选项多样,价格合适(88.90%)”“医院医疗费用合理(92.18%)”“医院伙食卫生(92.59%)”“医院伙食保温好(95.26%)”“医院护工、工勤人员服务有礼貌(95.65%)”。
目前上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年诊疗人次已突破2.4亿,三甲医院日门急诊量破万成为常态。本次测评首次覆盖了全市28所三级医院,包括三级综合性医院和儿科、妇产科、肿瘤等三级专科医院。以病人满意度和观察员满意度为6分制计(即“很满意”“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依次记为6分、5分、4分、3分、2分和1分),对本市三级综合性医院的总体满意度评分(门诊5.50分,住院5.84分),均高于三级专科医院的总体满意度评分(门诊5.43分,住院5.72分)。
本次测评还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满意率继续维持高水平,门诊、住院病人的满意率分别为95.78%和98.80%。
项目组建议,将加强病人隐私保护、完善门诊流程、维护门诊区域的就诊秩序等,作为本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下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重点,比如在病房、注射室等场所增加屏风、布帘等设施;改进门诊流程,减少病人在门诊各楼层上下的几率,减少电梯的等候时间;加强门诊区域秩序的维护,避免外来促销人员影响正常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