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迫濮阳抵,鼓动济南临。田词曙曲陶训,年少沐红星。七战七捷歌慰,心感带绷血渍,苏鲁唤黎民。雄师浦江敬,腰鼓喜华东。 矫弯弓,星织女,举莲灯。雨苗纤步黄堰,甘露放川腾。凝泪肢旋胭扣,痴愿手挥玉嫂,广袖月宫升。新旅俏皮女,沪掌艺珠明。
注释:
(一)新安旅行团于1935年10月成立于江苏淮安,在校长汪达之带领下,得到陶行知支持,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到全国各地宣传抗日救国主张。由田汉作词、张曙作曲的《新安旅行团团歌》反映陶行知教育思想:“同学们,别忘了,我们的口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新旅后成为新四军军部直接领导的从事文艺宣传、动员组织民众等工作的青少年团体。1944年,舒巧参加新安旅行团。1945年,我的父亲林铭纲从华中建设大学调至新旅,后任儿童部长。
(二)1947年秋,新旅团长张拓带领王山、方南君、白洁、陈伟、大林、毛国强和林铭纲前往驻在河北束鹿县的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其前身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取经,收获之一是学会打陕北腰鼓,20天后他们回去教会全团同志,包括后来成为著名舞蹈家的舒巧、仲林、李群等都学会打腰鼓。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对张拓说:“新旅的腰鼓打出了我军的军威和人民的欢乐,你们要教会华野各个文工团打腰鼓。要把腰鼓打遍全华东,打过长江去,打到上海去!”
多年后,林铭纲写诗回忆往事:“只因数人束鹿去,胜利腰鼓遍华东。”
(三)舒巧主演《小刀会》、《宝莲灯》、《牛郎织女》等舞剧,还创作了舞剧《黄土地》、《胭脂扣》、《玉卿嫂》,是《后羿与嫦娥》的主要编舞之一。
(四)据林铭纲回忆,当年新旅小战士们在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声中夜行军,路途漫长。舒巧想解解乏,她在黑暗中调皮地一个大跨步,做了个跳沟的假动作,后面一长溜队伍的人依样一个跟着一个跳“沟”。舒巧回头望望“上当”的战友们,哈哈笑得好开心。或许,舒巧今后舞蹈创作的才能在此显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