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女儿奔四十了。当年女儿在嘉定上大学,每当周日晚返校时,我总要送她到长途汽车站,在路口分手,望着她背着双肩包,一米五十的瘦小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那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现在已是一位有一个读二年级女儿的妈妈了。外孙女因元壮实超重,走在一起反衬女儿格外瘦弱。不管吃多吃少,就是胖不起来,四十二公斤的体重似乎定格就不动了。我一直为此担心,还好,健康状况一般。
最近,女儿告知要去工作了。我觉得突然,自外孙女出生至今,她一直担任全职妈妈的角色。早上、下午送接因元,回家烧饭、辅导功课,一晃已经八年了。女婿开一家不大的广告公司,为一家著名的涂料品牌作设计,业务稳定,收入也可。女儿除带因元外,还要帮助公司开发票、跑银行、做账,也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正常运转的生活模式已经习惯了,我不必担心什么。
女儿又要上班的决定,我从心底里是反对的。我最担心的是女儿的身体。新的单位是一家物流公司,离家远,要换乘二次地铁,路上至少要一个小时。早上八时出门,晚上要六时以后才能回家。到家后还要照顾孩子,太累了。再说经济条件不错,有房有车,有无一份工资已不重要。
女儿主意已定,上班的时间也定下。并将接送因元的任务交给奶奶、外婆,老人也乐意接受。我的反对没有说出口。因为说也无用。
看来,女儿外出工作,不全是为了钱。那又是为什么呢?“因元大了,出去工作,应该的。”女儿淡淡地说。孩子大了,正好喘口气过几天难得的休闲、惬意的生活,我想。但她却执意要改变目前稳定的生活模式,拒绝享受。离开小家,走向社会,向往新的生活,对此选择,我还能说什么呢?
不得不承认,我们老了,和孩子们认知已有距离。既缺乏年轻人的敏锐目光,又没有紧跟潮流的思考分析及果断处置能力,对孩子们生活中的选择,已无法提供正确的答案。
其实,孩子们长大了,应该放心了,但就是放心不下。也许我只见她瘦弱的身躯,而无视她的处置生活的淡定的心。
尽管生活条件不错,女儿还是像普通的年轻人一样上班、下班,她觉得生活充实,不觉劳累,辛苦并快乐着。我清楚地感到:她明白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明确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看来,不管怎样,作为父母,习惯左右儿女主张的言行应该打住了,不要再操心,更不要干涉他们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