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本诗集联结了我们仨
束沛德
  束沛德

  前些日子,四弟告诉我:从百度搜索见到,地处山西介休市的三农书舍,开价200元拍卖一张我签了名的稿费收据。我上网一看,原来那是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6月发给我的初审蔡庆生著诗集《告诉我,来自祖国的风》的审读费人民币六十元整。

  正是这本诗集把天南海北、素昧平生的长正、蔡庆生和我紧紧联结在一起。

  事情要回到一个甲子前的1953年说起。那年深秋时节,河北唐山工人作家长正作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代表,随慰问团赴朝鲜前线东海岸的鱼隐山下。慰问团华北分团团长交给长正一本抄在日记本上的《战地诗抄》,说总团康克清大姐嘱托“一定要想法找到作者,给他一个回复”。

  这个手抄本诗集的作者,就是当年年仅19岁的浙江籍战士蔡庆生。长正去他所在部队寻访他时,正好他随文工团小分队下连队去了,失之交臂,他俩未能见上面。长正回国后,从《战地诗抄》中挑选出《送行》《告诉我,来自祖国的风》二首,推荐给《人民日报》发表出来了;后一首还获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文艺创作一等奖。从此,他俩鱼雁往还,谈文学,谈人生,相互关心、交流,有了深厚的友谊。改革开放以后,他俩曾有两次见面一叙的机会,但都擦肩而过。直到1986年,唐山地震十周年之际,蔡庆生偕老伴去长正寓所看望,他俩那双本该在33年前就握在一起的手,终于紧紧地相握了。

  而我与长正的文字之交,也得回到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我在河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读了长正的中篇儿童小说《夜奔盘山》后,写了一篇《谈<夜奔盘山>的少年形象》,肯定了他塑造人物性格上的成就和特色。这本小说获得了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三等奖。十年浩劫之后,长正知道我从河北回到中国作协工作,来信索要我30多年前评论他小说的那篇文章。我当即寄去收有这篇文章的拙著《束沛德文学评论集》。从此,我与他也鱼雁往还,互赠新出作品,联系频繁起来。

  当我前些年收到长正寄来的诗文集《陌上黄花》,见到其中有一篇文章生动、具体地记述了他与蔡庆生相交相知的深情。我一见到“蔡庆生”这个名字,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情不自禁地立即给长正回了一信。我在信中这样写道:“让我特别感到亲切的是《霜重色愈浓》一文写到的蔡庆生。我虽没和他通过信,见过面,但我早就从文字上结识了这位年轻的战士、诗人,多年来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这是因为他的第一本诗集《告诉我,来自祖国的风》,我曾参与编选。我当时在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工作,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的张羽,让我在业余时间读一些书稿。蔡庆生这本诗集就是由我编选、初审的。我一直还保存着这本书。你看,真是无巧不成书,文字、写作把蔡庆生和你、我联系在一起了。蔡庆生至今未必知道我和他之间早就有这样的交往。你如和他通信,请代致真挚的问候。”

  当蔡庆生从长正处得知我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后,马上从东海之滨打来长途电话。尽管相距千里,但两颗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打这之后,隔上一段时间,我们就互通信息,互赠新著,彼此对读书、写作、生活的近况都大致了解。蔡庆生寄来《诗卷》,约我为之作序,我未敢从命。这是由于我这些年对诗歌创作现状不甚了了,确实难以下笔。但我还是直率地对他的《诗卷》谈了一点读后的印象和感受。这很快得到蔡庆生的谅解,他不愿让我做勉为其难的事。

  长正、蔡庆生和我,我们仨,一个是工人出身的作家,一个是战士出身的诗人,而我则是学生出身的文学工作者。我们仨都是中国作协会员,文学队伍里的一员。正是对文学、对写作执着的、始终不渝的爱和追求把我们凝聚在一起;是以文会友的相互理解、尊重的真挚情谊把我们凝聚在一起;是一个甲子历尽艰辛的风雨人生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多么期待着有朝一日年届耄耋的我们仨能欢聚在一起!届时可以自由、从容地聊天抒怀,诉赋闲情,说翰墨缘,话中国梦,议天下事,把满腔的所喜所忧、所思所想淋漓尽致地倾吐出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14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16版:地产资讯
愿“海派文化”发扬光大
一本诗集联结了我们仨
世事之悟
中国人的教养
达尔文(石头画)
曾经的“学生” 现在的“老师”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一本诗集联结了我们仨 2015-01-08 2 2015年01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