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5年01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警惕“新衙门作风”蔓延
何勇
  在基层采访调研,关于作风问题,发现乱作为的少了,更多表现为不作为、慢作为。

  怎么治这种“新衙门作风”?除了“触及灵魂”的思想教育、强化担当意识,从操作层面,恐怕还得有几味药。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不作为,怎样算不担当,让不作为者无可遁形。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职责边界不够清晰,“功”好表,“过”难寻,加上缺乏针对个人的完善考核体系,一般来说,只要不发生较大影响的负面事件,就很少被问责。

  其次,一把手要有担当,要敢于铁腕治军。有人分析,很多地区之所以不敢大刀阔斧治理“不作为”现象,有“三怕”:一怕被告状、被报复;二怕得罪人、考核测评时丢票;三怕处理干部动静太大,队伍不稳定。怎么克服“三怕”心理?“要蹚深水区,不能被水淹死;要啃硬骨头,不能磕掉牙”,其中,关键就是一把手自身要有正气,正派就能硬气,才能不惧“三怕”,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治“新衙门作风”,还需加快改革。目前不少地方出现这样一类现象:不少项目停了下来,等着补手续。干部有了法治思维,做事按照规矩来,当然是进步,但不能掩盖“慢作为”“不作为”后面的另一个真问题:行政效率低下。

  治理“新衙门作风”的实践说明,作风建设确实永远在路上。只有根除所有“衙门习气”,拔掉各种“软硬钉子”,群众才会满意。(何勇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生态上海·冬之恋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上海新城区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8版:移民热点/新民教育
街道办事处核心是为民“办事”
“封杀”赵本山
机器时代
警惕“新衙门作风”蔓延
朋友圈 圈朋友
贪官的父与子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警惕“新衙门作风”蔓延 2015-01-14 2 2015年01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