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经本报联系,商家已妥善处理
~~~经本报联系,商家已妥善处理
~~~经本报联系,商家已妥善处理
~~~经本报联系,商家已妥善处理
~~~经本报联系,商家已妥善处理
~~~经本报联系,商家已妥善处理
     
2015年01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伊份”坚果里吃出一条虫
经本报联系,商家已妥善处理
左妍
  从“来伊份”买来坚果,没想到竟然从中吃出了虫子。这种“中头彩”的事情让市民陆女士和丈夫恶心不已。近日,陆女士向本报反映此事。 

  【投诉】 去年底,我们单位发了“来伊份”食品礼包,前几天我和家人食用其中的一包“巴旦木”坚果时,掰开果壳,中间竟有一条蜷曲的虫,恶心至极。 (陆女士) 

  【调查】 陆女士说,前两天,她和丈夫在家食用“巴旦木”,掰开果壳咬了一口,发现果仁上有缺口,上面有斑斑点点的白色,居然还有一坨棕色的东西。仔细一看,“是条虫!”记者从陆女士提供的照片上看到,这颗果仁颜色正常,外形和杏仁非常相似,吃出来的棕色异物是一条蜷曲的虫,长约5毫米。 

  产品包装上显示,这包巴旦木坚果生产日期为2014年10月,保质期24个月。陆女士拨打了来伊份服务热线,对方表示可以酌情赔偿,返还陆女士价值两倍于巴旦木的食品。但陆女士认为,商家应该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不仅要退货,还应该按照食品安全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赔偿。 

  【回应】 记者随后拨打了来伊份官方服务热线,投诉与建议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回应称,他们已知晓陆女士反映的问题并与其沟通,消费者可以将问题产品带到门店,“来伊份”将以优于“退一赔十”的方案为其解决,其余未开封的“巴旦木”可办理退款。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申城社区
   第A25版:新民法谭
   第A26版:新民法谭
   第A27版:新民法谭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金市汇市
   第B08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2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4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名表
   第C04版:饕餮
   第C05版:饕餮
   第C06版:潮流
   第C07版:妆容
   第C08版:珠宝
突发事 新鲜事 感人事 烦心事
博园路狗场臭名昭著频遭投诉
“来伊份”坚果里吃出一条虫
香港台湾等同外国? 错错错!
“山寨”展销设摊正品店楼下打擂台
消费者投诉通道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10“来伊份”坚果里吃出一条虫 2015-01-23 2 2015年01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