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使用火刑
“伊斯兰国”3日在“推特”上传了据称是卡萨斯贝被烧死的视频。
这条时长22分钟的视频先是指责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加入美国领导的打击“伊斯兰国”军事行动,声称他要为卡萨斯贝的死负责。随后,站在黑色铁笼中、身穿橙色囚衣的卡萨斯贝出现,颤抖地讲述自己被俘的经过。紧接着,一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点火,火焰瞬即吞噬铁笼和卡萨斯贝。
此前“伊斯兰国”处决人质都是斩首,这是第一次使用火刑。
“他的血不会白流”
约旦武装部队发言人阿米里当天发表声明说,对卡萨斯贝遇害表示沉痛哀悼,尽管约旦为解救他付出了不懈努力,他还是被杀害。声明说,约旦军方将为卡萨斯贝遇害采取强有力的报复行动,“他的血不会白流”。
正在美国访问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得知消息后,中断访问立即回国。当晚他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说:“勇敢的飞行员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约旦政府将授予他烈士称号。”
卡萨斯贝驾驶的战机去年12月在叙利亚境内坠落,他本人也被“伊斯兰国”劫为人质。约旦电视台报道,卡萨斯贝早在1月3日即被“伊斯兰国”杀害。
约旦电视台4日报道,约旦当天早晨已将“伊斯兰国”女囚里沙维处死,同时被处死的还有另一名扣押的“基地”组织成员。
打击ISIS更积极
美国正在确认视频的真实性。美国总统奥巴马称,如果视频是真的,将进一步暴露出恐怖分子的凶残无道,只会增强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的坚定决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中东问题专家李伟建表示,约旦虽然加入了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联盟,但行动并不积极,也没有作为国家的重要任务。约旦大部分民众与“伊斯兰国”同为逊尼派,甚至不少人受“伊斯兰国”思想吸引加入该组织。
李伟建强调,包括约旦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中东民众认为“伊斯兰国”只是该地区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不是唯一的重要问题。他们认为,美国在中东许多该做的事没做,该解决的问题没解决,如叙利亚问题、伊拉克问题等,而“伊斯兰国”就是这些问题酿成的恶果。
李伟建认为,美国正在调整中东政策,包括与叙利亚、伊朗等国家改善关系,以期更多地利用中东国家力量打击“伊斯兰国”。此次约旦飞行员遇害事件可能对约旦的态度产生一定影响,今后在政策上可能更依靠美国,更倾向于同美国合作,共同打击“伊斯兰国”。
本报记者 丁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