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上海新城区
     
本版列表新闻
~~~——罗店古镇中医师、书法家朱东奇小记
~~~——罗店古镇中医师、书法家朱东奇小记
~~~——罗店古镇中医师、书法家朱东奇小记
~~~——罗店古镇中医师、书法家朱东奇小记
~~~——罗店古镇中医师、书法家朱东奇小记
~~~——罗店古镇中医师、书法家朱东奇小记
     
2015年02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切脉问病殷勤 笔下小楷有神
——罗店古镇中医师、书法家朱东奇小记
龚寄托
  城风镇事

  朱东奇为人憨厚低调,自喻“布长街客”,斋号乃是以居住的老街命名。他衣着简洁,待人谦和,一副乡村学究的模样,有古镇文人特有的书卷之气。

  颇有名声的中医师

  1948年,朱东奇出生于长江入海口宝山罗店一户贫苦的农家,祖祖辈辈以务农为生,到了朱东奇这一代总算有了上学读书的机会。

  朱东奇是 “老三届”,1965年上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艰辛劳作没有磨灭他心头的志向:他打小就仰慕悬壶济世的医生,以至于放弃了当中学语文教师的机遇。他所在的陈行村也极力推荐这位有文化的青年担任“赤脚医生”,于是,他既学中医,又学西医。更为幸运的是,朱东奇所拜的老师正是宝山中医界颇有名望的金志远先生。

  1977年,“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制度,在苏浙沪近千名研究生考生中,朱东奇脱颖而出,取得复赛资格,终因受外语成绩的局限而无奈出局。当地领导慧眼识才,延请朱东奇到罗店医院坐堂把脉。

  这个决定,最终成就了一位在宝山治疗肾炎、心脏病、肝炎等领域疾病方面颇有影响的中医师。

  孜孜矻矻的书法家

  那时,朱东奇风华正茂,白天行医,晚上就围着一盏灯、一支笔、一方砚,以“独坐板凳十年冷”的决心和恒心,提笔练字,捧帖研读,古镇老街寂然无声,青年中医挥毫不止,经常到深夜一时或两时。

  1980年,朱东奇有幸拜在刘小晴先生门下。刘小晴老师也曾从事过中医,师生之间平添一种亲近感。朱东奇道:“刘小晴老师是一代大家钱瘦铁的高徒,能在刘老师名下从师学艺,真可谓三生有幸。”

  有一阵子,他感到那一捺怎么写都不如意,就去请教刘老师。刘老师现场挥毫,反复示范,直到学生领悟为止。据朱东奇介绍,刘老师常常把笔墨之中那些不传之秘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传艺中一次次为他“开小灶”,老学生朱东奇受益匪浅,终生感戴。刘小晴老师的小楷名震天下,独步海上,得有名师指点,朱东奇的小楷技艺日益精进,作品深得收藏家的喜爱。

  外表憨厚内向的朱东奇,内心蕴含着不拘一格勇于突破的性格。他整整花了4年的时间临米芾的帖,在当代众多的书法艺术家中,周慧珺无疑是当今体现米芾书法艺术最为成功的大家。但当业内人士称誉他的作品与周慧珺老师的艺术越来越相近时,朱东奇又在悄悄地求新求变,形成自己的特色。

  对于学生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刘小晴老师赞赏不已,他不无风趣地说:“朱东奇老实,那就是为人忠厚,但又不老实,那就是艺术上善于吸取各家所长,自成一体。”    龚寄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安全观察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2015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上海新城区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转型升级 奉贤建设用地负增长
物流专线采购大会 引导物流行业创新
青浦水森林
四旬男找到崇明生母
每逢佳节“被相亲”
切脉问病殷勤 笔下小楷有神
新民晚报上海新城区A31切脉问病殷勤 笔下小楷有神 2015-02-04 2 2015年0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