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再跃表示,为未成年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撑起“保护伞”,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缺一不可。据了解,为了让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更安全地度过寒假,虹口区不仅和社会教育资源联动,在放假前推出青春期性教育寒假课堂,更给学生们发放了《那些女孩男孩关心的事》作为青春期读本,普及青春期常识和自我保护知识,也能帮助家长们“张开口”。
网络性知识谬误百出
调查同时显示,80%以上的少男少女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并不合理,甚至称得上“性盲”,许多人通过浏览网站获取青春期性知识。专家表示,浏览色情网站、色情论坛,错误的“知识”就通过这些渠道传播给青少年。“网站上的性知识谬误百出,包括传递着‘紧急避孕药可以常吃’‘流产可以在网上买药’等错误观点,容易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带来伤害。”
陈再跃表示,青春期是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最快的阶段,是人生中关键的“转折”,他们对成人世界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经验来判断,甚至对自己身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也缺少正确的认识。“这时候就很容易发生心理和生理伤害,而假期又是容易发生青春期‘事故’的时段。因此,了解科学健康的青春期性知识,学会防止性侵发生等都是孩子需要掌握的那些事。”
学会大胆地说出“不”
《那些女孩男孩关心的事》是上海少女意外怀孕求助热线根据近10年中5万余通求助来电案例汇总编著的,上月正式出版。虹口区霍山学校、南湖职校共1600多名学生成为该读本的首批读者。该读本不仅解释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还尝试通过青少年喜爱的漫画形式,剖析真实案例,站在青春期孩子的立场上分析问题。
陈再跃说,读本教会孩子在哪些情况下一定要大声说“不”。读本特别提到,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发生性冲动,在发生性行为之前,一定不要回避学习,性和爱是一样的,不是丑陋的,而是需要认真学习的,更要了解性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如果你不喜欢对方的某些行为或不愿意,请大胆地告诉对方“我不要”。
独自出行当心“大灰狼”
寒假里,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处于监护“盲区”,独生子女可能会选择网络交友、外出旅行等形式来减少孤独感。那么,假期里的青春期自我防护究竟要做到哪些?
■ 女生独自出行要学会察言观色
警惕陌生人递过来的水和食物,不要穿着太过性感扎眼,更不要露富。要确保家人或朋友知道你最后的落脚点,并将父母、紧急联络人的联系方式写在纸条上随身携带。一旦遇到危险不要进行正面冲突,强行反抗可能反而会刺激坏人。如果是没有外出经验、年龄较小的女生,不建议一个人出行。
■ 男生也会遭遇性侵犯
性骚扰有很多种,除了身体接触外,语言、短信、电子邮件、自我暴露、偷窥等行为都可以归为骚扰。每个人都有隐私部位,包括腹部、臀部、大腿内侧、女性胸部等,保护隐私部位不被人随便摸和看是最根本的自我保护。
如果在公共场合被不怀好意的人盯上,不要露出害怕的神情,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大声质问来吓退对方。用书包等物品遮盖你重要的部位,避开不怀好意的目光及身体接触。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