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市公司公告,仅从2011年至2015年6月,铁路部门累计将采购超过20万吨的这种“免费水”,相当于每年至少购买约1.5亿瓶。在众多的高铁沿线车站,每一瓶水都要按“一人一票一瓶”的原则领取。
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赴多地调查发现,免费水发放随意、地点不明显,超过一半的旅客喝不到。与此同时,在铁路建设负债水平居高的背景下,免费水生产商毛利率多年超70%,净利润6年涨近40倍。
要么喝不到要么随便拿
据了解,目前,铁路赠饮水只提供“西藏5100”一家品牌,以京沪高铁沿线为例,采购容量多为330毫升/瓶。记者近日在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多个沿线车站发现,明确“一票一瓶”的免费水站管理混乱,旅客要么“喝不到”,要么“随便拿”。
记者在上海火车站看到,车站内有10余个候车室,赠水点却只有一个,且在12号候车室北侧,位置不容易找。在南京南站,近40个检票口中只有A10口有一个取水处。多数更小的车站不发水,基本喝不到。
有一些车站赠水可以“随便拿”。在厦门北站,多达数十箱的赠饮瓶装水在高峰时段却无人管理,路过就可以随便拿。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昌表示,从西藏5100矿泉水生产商发布的采购公告看,中国铁路总公司直属企业——中铁快运是名副其实的“大客户”:其近年采购量保持在5万吨/年,按每瓶330毫升计算,约合1.5亿瓶。据多位专家测算,“如按高铁列车全年超过8亿人次的发送量估算,10名乘客里就有8人领不到”。
6年净利润涨了近40倍
铁路上海站一位客服人员说:“动车组票价中没有包含5100矿泉水价格,而是增值服务和营销手段。”记者在沿线高铁站点也看到,多数车站均在赠水点公告声明,票价中不含“5100免费水”价格。
尽管免费水是无偿向消费者赠送,但仍由铁路部门花钱采购:据了解,每瓶“西藏5100冰川矿泉水”的生产商,均是西藏5100水资源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中央证券登记公司提供的信息显示,这家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注册地是英属开曼群岛,公司的大股东则注册在美属萨摩亚群岛,是一家外资控股企业。
记者调查发现,铁路赠饮水背后仍有三大疑问:
■ 招标信息长期未公开,西藏5100公司净利润6年涨了近40倍 公告显示,2008年到2013年的6年间,西藏5100公司营业收入增长6倍,净利润增长40倍,其中2013年毛利率超过70%。最高峰的一年,近90%的瓶装水都卖给了中铁快运。
■ 铁路部门的“大客户”采购价,却比部分网络渠道的零售价还高 据西藏5100公司北京管理平台大客户部销售人员介绍,该公司的330毫升装矿泉水有两种规格:一种是白色瓶盖的“铁路专供版”,还有一种是蓝色瓶盖的普通零售版。以2013年为例,根据上市公司公告,中铁快运“买水”就花了3.23亿元。按每年5万吨、约合1.5亿瓶计算,采购价约每瓶2.15元。但目前在淘宝等电商网站,白瓶盖的“铁路专供水”最低售价为2元一瓶,还不乏“买2箱送1箱”优惠。记者随机从上海、江苏等地卖家购买多个样品后,经向曾经销5100矿泉水的代理商核实,均系正品。
■ 尽管属“营销手段”,花巨款买水依然要所有乘客分担成本 仅从5100公司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从2008年首次采购至今,中铁快运累计已投入15.92亿元“买水”。李红昌认为,即使赠饮成本不包含在票价内,每年数亿元的采购开支,还是会计入国家铁路的运营成本,最终由国企、乘客埋单。
新华社记者 杜放 罗政
(据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