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北美
过去的2月份刷新了多项国产电影的纪录。19日大年初一当天,7部新片同时上映造就了超过3.5亿元的单日最高成绩,初一到初六的春节档总票房更达到史无前例的17亿元,比去年增长25.4%,占去年全年票房收入的13.7%。7部大片中有6部影片过亿,其中拔得头筹的是4.5亿元的《天将雄狮》,紧随其后的《澳门风云2》劲收4.12亿元,有口皆碑的《狼图腾》票房达2.95亿元,《钟馗伏魔》票房2.61亿元,《爸爸去哪儿2》票房1.67亿元,《冲上云霄》票房1.05亿元。从Entgroup的数据来看,2月中国内地电影票房高达40.5亿元,成为首个突破40亿元大关的月份。如果不算加拿大的当月票房,美国2月份的票房成绩为6.4亿元美元(约40.2亿元),比中国低6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业内冷静
不少业内人士对此现象冷静分析后认为,国人不能高兴得太早,因为2月份正值春节长假,是国内市场的“黄金档期”,而同期的北美电影市场却处于全年的“最低谷”——今年2月,北美票房更是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73%。
影评人周黎明在评价今年春节档时说,前年和去年的春节档影片几乎都是商业片,赢了票房输了口碑。但今年春节档上映影片更加多元化,出现了口碑票房都不错的文艺片《狼图腾》,这是一大进步。但他同时也表示,中国的春节档相当于美国的暑期档,大多是热闹的大片;而美国影市在这段时间则会集中推出不少低成本的文艺影片,所以出现这种票房上的差距并不奇怪。
对于票房超越北美的话题,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态度尖锐,她提出,中国的人均观影次数目前在全球还是排名倒数,所有的票房数据都是源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比如春假前几天,影市的单日票房也就几千万,除夕当天甚至只有2000万出头,可在初一忽然蹦高到3.7亿。”戴锦华认为,如果没有春节长假,2月份的票房恐怕要打一半的折扣。
均衡发展
票房和市场的确已是谈中国电影时最热的话题,导演李安曾经直言:“文化是累积的、自然发生的,任何东西你让它快速发展的话,结果都是畸形的、不健康的。”他希望中国电影市场能让不同类型的电影都有一个管道,都能找到它的观众,“这样均衡的发展才是比较健康的”。
影评人严蓬认为,2月份的票房数据来自市场开放、银幕数量的增加带来的集体受益,“现在,中国银幕已经2万多块了,到饱和之后,你有没有足够好的东西去支持?泡沫过后影院经营怎么办?”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