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立法的本意在约束权力“任性”
朱恒顺
  这两天,各代表团正在对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进行审议。在审议过程中,不少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在问题频频遭到“吐槽”。有代表提出,一些法律法规的部门利益色彩太浓;也有的代表提出,一些法规和规章“是政府的行政意见的法律包装”,立法反而成了“立权”,支撑了政府部门的某项工作和政绩。

  代表们的批评是有所指的。在我们推进法治的过程中,立法受到了越来越多部门的关注,每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草拟立法规划时,收到的有关部门提出的立法要求,大都可达上百件。其中大多数立法建议是合理的。但也有一些立法建议,其初衷仍包含浓厚的部门色彩——希望通过立法固化权力、甚至争夺权力的情况并不罕见。还有个别单位,在中央反复要求减少行政审批的情况下,还希望通过立法增设行政许可,而这些许可的必要性却受到诸多质疑。

  要让立法不至于变成“立权”,首要的是应当改变传统的立法模式。长期以来,我们的立法多由政府部门起草,政府部门越强势,越容易通过立法固化自己的利益。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正是要为改变这种现象提供法律支撑,使立法难以变成“立权”。

  要让立法不至于变成“立权”,充分的公众参与也必不可少。有效的公众参与,不仅可以为法律起草和审议提供更多的智慧,更可以有效地监督立法过程,让部门“私货”曝光在阳光下,进而难以写进法律中。(朱恒顺 刊今日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7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家装专版
如何对卖假货“零容忍”
从冯小刚批记者说起
只是加了特效而已?
立法的本意在约束权力“任性”
“蛮拼的”
弱势心态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8立法的本意在约束权力“任性” 2015-03-12 2 2015年03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