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需要椅子,就像是每天都要吃饭睡觉一样。而今天,有人给出了这样一道问题:椅子+艺术=?
很多人觉得这问题有些矫情:“椅子就是个拿来用的物件嘛,搞得那么艺术叫人都不敢坐了,那岂不是本末倒置?”其实艺术并不那么高不可攀,融入了艺术设想的椅子也同样可以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供人歇息甚至享受。
关于椅子的创意艺术,实用性一直排在前列。要想让人坐着舒服,材料是关键。当今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更是给了这些艺术家发挥的空间:石质的、木的、合金的,凡是你能提出来的要求,新材料几乎都能帮你做到。毕竟,累的时候有张坐着舒服的椅子比只能看着却不敢坐、不能坐的摆设要实在得多。
另一个设计师考虑的关键,就是椅子与环境的相性问题。恰当的东西出现在合适的位置才会让人感到赏心悦目。因此,设计师们最大限度地参考了椅子所在的环境,例如,公交车站的椅子只是人们等车时暂坐的,因此尽量设计得简单,配以明亮的色彩,即使是雨天,到车站避雨、等车的人们也会因为这么一张色彩明快的椅子而愉快不少。
再往上,设计师们就开始考虑造型的问题了。椅子要在外型上脱离工厂量产化的枯燥,向别具一格的创意艺术靠拢。于是有的椅子回归古朴,以一整条石块的造型,佐以简单的金属扶手设计,整体简约厚重,但不失现代感;而有的则在椅背上做文章,彻底将椅背当作了线条艺术发挥的舞台,穿梭缠绕,乍一看就像是画在墙上的抽象油画,赚足了眼球。
返璞归真也好,别具一格也好,椅子的艺术让这样一个普通的物件“亮”了起来,也让用了一千多年椅子的中国人看到了创意带来的无穷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