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刀代笔 竹刻传神
丹青 乔勇
花鸟臂搁
鲁迅书法臂搁
  假日里和朋友逛龙华古玩城,在二楼的一耳堂看到一位年轻人正在刻竹刻。只见他左手扶着竹片,右手拿着刻刀,一刀一划,我们走近他也好像没注意,竹片上慢慢的出现一只小鸟,栩栩如生,好似在欢快地鸣叫。

  同行的朋友不禁叫了一声好,上前问起了问题,年轻人这才放下刻刀,用手和我们比划着,并且拿出了纸笔……原来是位聋哑人。于是,我们在纸上与年轻人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 

  年轻人说,他叫徐伟民,二岁失聪,19年前来到嘉定拜张伟忠学刻竹刻。竹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专门艺术。明清时期,中国竹刻工艺日益繁荣。竹刻在盛产竹子的江南地区,竹刻艺术家既从竹根刻圆雕人物,又在竹制笔筒、扇骨上镌刻,有的还善于利用株皮与肤里的不同质感创造“留青”的特殊艺术效果,使廉价的竹材与质地高贵的紫檀木、象牙、犀角一比高低。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嘉定竹刻的形制多适合文人口味,其品种有以竹筒和竹片制成的笔筒、香筒(薰)、臂搁、插屏、抱对等,也有以竹根刻成的人物、山水、草木、走兽等。其技法包括浅刻、深刻、薄地阳文、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刻等十余种,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原创性,审美价值远远超过实用价值。

  徐伟民在名师的指点下,认真学习,进步神速,佳作频出,先后有留青书法横臂搁、留青书法千字文四屏、留青书法台屏、竹刻抱对、竹刻阳文书法插屏等参展。那件留青书法臂搁,刻了书画大师齐白石写的篆书“墨缘”,将白石老人笔触传神地刻了出来,包括飞白与细小的转折。如今,他的不少竹刻作品在各种展览会上得到了行家的好评。面对人们的赞扬,小徐仍就畅游在他那无声的艺术世界,一刀一刀地刻着竹刻……  

  丹青 文 乔勇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大购网专版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艺术叛徒”刘海粟的收藏精神
明代鎏金铜佛像
刊头篆刻
一炉一香“吉金”耀
以刀代笔 竹刻传神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以刀代笔 竹刻传神 2015-03-21 2 2015年03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