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僵局终打破
中日韩三国合作机制化建设始于2008年,此后以首脑会晤和外长会议为支点,向经济贸易以及民间文化领域广泛铺开。自2012年起,由于日本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的举动,尤其是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一系列不负责的言论和举动,导致中日和韩日关系遇冷并陷入僵局,两大定期会议机制陷入停滞。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远说,三国重启外长会谈机制,与去年中日间达成四点原则共识不无关联。这次会谈对于缓解目前东亚严峻的对立形势以及凝重的政治外交氛围,无疑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未来合作先铺路
胡令远说,三国外长利用这次机会就一些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达成一定共识,将会为今后各种层级的实务部门、民间交流等次第展开创造必要和有利条件,因此本次会谈可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特殊功用。
中国外交学院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研究员苗吉认为,本次外长会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对重启三国合作做出姿态性宣示;第二,推动三国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并就金融、环保等其他具体合作项目进行原则性磋商。第三,商谈三国首脑会晤的可能性。
“临时任务”受关注
另外,本次外长会还有一些“临时任务”。胡令远说,由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投行近来颇受关注,欧洲国家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这一问题有望成为本次会谈的亮点。众所周知,由于美国因素和担心自己所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受到影响,日本对亚投行一直基本上持质疑态度,韩国要顾及美国的态度,仍在纠结摇摆。
胡令远说,随着英法德意纷纷违背美国意愿加入亚投行,而且3月底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募集最后期限将到,身为亚洲重要国家的日本和韩国有点坐不住了。日本财相麻生太郎20日表示,如果妥善的融资审查机制等得到确保,不排除就加入亚投行进行磋商的可能性。路透社说,日本首次“松口”意味安倍政府内部就此发生了分裂。
另外一个热点问题是美国要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系统的传言。苗吉认为,韩国在经济上拉近与中国的距离,安全上则依赖美国,在中美间保持平衡。中韩的政治经济关系眼下正处于最好时期,韩国总统朴槿惠政府短期内不会答应美国部署“萨德”系统。
首脑会谈存变数
胡令远认为,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谈机制的另一重要功能,是为三国领导人会谈做准备。安倍首相的历史观是实现三国首脑会见的最大障碍。这次,中韩会强调希望安倍首相正视历史、为三国领导人会见创造条件的原则立场。至于年内能否实现三国首脑会谈,安倍在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将要发表的谈话,所谓“安倍谈话”的基调和内容预计会对首脑会晤的召开前景产生重要影响。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这次中日韩外长会谈,使人们看到东亚三个重要国家关系改善的积极信号。 本报记者 张颖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