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匆匆行走在春寒中,无意间看见白玉兰,盛开在红红的太阳里,那朵朵花儿,宛如羊脂玉一样纯润;那圆圆太阳,如同中国红一般纯正。好一幅《红日玉兰图》,令我驻足沉思良久。
白玉兰,又名木兰、玉兰、望春花,洁白可爱,香甜似兰。1986年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定为上海的市花。象征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上海城市精神。白玉兰似乎与我有缘,30年前,便藏了一块《玉堂春永》楠木匾,那四字行书,刚劲飘逸,颇有兰亭之神韵。尽管岁月留痕,但清晰的款,古朴的印,为明代书画家文征明法书。此匾挂在客厅里,常令同好感叹。文征明酷爱玉兰,在苏州拙政园玉兰堂前有一棵白玉兰,花开时白如雪,文征明为此题写了《玉兰堂》匾额。也许“玉堂春永”四字,是对白玉兰的最好解读了。于是我对白玉兰钟爱有加。记得上世纪90年代,讨论上海城市精神时,曾采访过“上海史研究第一人”唐振常先生。先生说,1843年11月17日,上海对外开埠不久,便成为名扬中外的“东方巴黎”。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发展的结果,而要看重于上海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上海这座有文化、有人脉的城市,历史负担少,移民多,使上海这座城市性格有容乃大,竞争意识强,善于创新,敢为天下先。这是上海城市发展之本。
“翠条多力引风长,束素亭亭玉殿春”。上海选定白玉兰为市花,与上海城市的性格是极为相符的。众所周知,报春时,白玉兰是春的抢跑者,没长叶,先开花,满树的花,冰清玉洁,宛如白雪;望春时,白玉兰是春的领跑者。引风长,花如雪,一树的花,熠熠生辉,如同瑞雪。于是我想到了,被前人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近百年来,始终高扬着世界先进城市的个性,那是紧随与赶超;始终蕴含着世界发达城市的愿望,那是开拓与兼容;始终保持着世界一流城市的胸怀,那是大度与谦和。
如果说,白玉兰像上海城市精神。不如说,上海城市精神就像白玉兰。在探讨上海城市精神时,我还拜访过文化学者王元化先生。先生认为,城市人的责任与意识,责任与胸怀,责任与目标……其实都蕴含着一种自觉的文化责任。上海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发展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城市的系列文明达到了一个辉煌期。表现在建筑、金融、艺术、商业、娱乐、餐饮等诸多领域,当时和巴黎、伦敦、纽约等世界主流城市相媲美。从19世纪后期以来,上海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汇的所在地。同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历史不仅把上海演绎成深厚的,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底蕴,还使上海形成了多样性、广泛性和开拓性等鲜明的城市个性。
白玉兰定为上海市花,快30年了。年年看花,今年看到红日与玉兰相逢的一瞬间,似乎看清了白玉兰在空中随风舞动时,那超然脱俗的朴实神态,不仅仅是白玉兰的高雅与美丽,而是一种朴实完美的精神;岁岁看花,今岁看到红日与玉兰相逢的一瞬间,似乎看懂了白玉兰在中国红的映衬下,那朴素大气的庄重神韵,不仅仅是中国红的庄重与大气。而是一种庄严自信的力量。当白玉兰朴素完美的精神,与中国红庄严自信的力量结合时,让我明白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是上海城市的胸怀;让我懂得了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上海城市的气质。改革30年来,上海的城市文明,开创了一个新的辉煌期。在造船、电子商务、农业、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诸多的新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令无数国际友人赞美,当今的上海与纽约、巴黎、伦敦、柏林、东京等世界一流城市已经并驾齐驱。
玉堂春永白玉兰。记得纪伯伦说过,人只有迷失上千次者,才能重回故里。白玉兰与红日相聚的一瞬间,让我在沉思中有了感动,有了念想,于是又坐在书桌前,静静地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