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汤晓丹、蓝为洁夫妇结识于2000年,那时我还在新华社上海分社电视新闻中心工作。记得当时因为要拍摄一部关于电影历史的专题片,同事李丹就给我们引荐了汤晓丹夫妇。
第一次见面是在上海虹口区多伦路的公啡咖啡馆里。汤晓丹当时已九十高龄,由他的爱人蓝为洁老师搀扶着走进咖啡馆。我和李丹及另一位同事坐在边上听汤晓丹说,蓝老师就在旁边看着他,一边作着补充,那时就感觉他们是一对令人称羡的伉俪。我们听他娓娓道来早年拍摄电影的故事,说起拍电影《渡江侦察记》的时候,人站在深水里,正赶上雨天涨水,差点被水漫到脖子上,几乎没命。一张张画面清晰而生动。
蓝老师喜欢交朋友,又是四川人,直言快语,性格直爽,她说一时半会说不完,过几天可以到家里去。我们约好时间又到她家里去了几趟,这样一来,彼此间就渐渐熟悉起来。他们的两个儿子都在国外,家里常来的都是蓝老师的一帮小朋友(汤爷爷九十岁,年纪大了,他们就戏称我们是小朋友),我也算作其中之一,后来我们就习惯称呼汤爷爷。
这期间我们经常到汤爷爷家去玩。2006年的时候,有次听蓝老师说要给汤爷爷过生日,想找一些朋友给他祝贺一下,就是几个好朋友一起聚聚,顺便给汤爷爷过个生日,凑凑热闹。汤爷爷早年拍摄的《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这些战争电影都是我们从小就喜欢看很多遍的电影,所以对汤爷爷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我就应承下来,说我来办吧。
我们约好汤爷爷生日那天晚上在汉森大酒店,点了十几个菜,菜也多以素食易消化的菜类为主。我们一桌七八个人,我请画家郭大涌用红纸写了幅大大的“寿”字,提前装裱了一下,生日那天挂在酒桌的墙上,增加点喜庆气氛。我们要了一瓶红酒,汤爷爷也喝了一些,每人吃了一碗寿面,蓝老师切的生日蛋糕,汤爷爷那天特别高兴,然后我们相约以后每年都给汤爷爷过生日。
第二年的时候,蓝老师提前告诉我时间,我就把地点放在了家里。快到过生日的时候,我想应该给汤爷爷送一件生日礼物,送什么好呢,汤爷爷的生日是在一月份,这季节上海的天气还有点凉。我就去城隍庙按照他的身高给他挑选了一件暗红色带团寿图案的中式棉袄,给汤爷爷送去。后来问蓝老师,她说衣服很合身,汤爷爷没说什么,就是穿在身上舍不得脱下来,像个孩子似的。汤晓丹夫妇生活一直很节俭,汤爷爷一件衣服穿很多年,平常过日子也是省吃俭用,按照蓝老师的话说就是凑合。汤爷爷从不计较,跟他说起这些,他就笑笑。
生日那天,除了去年参加生日宴的朋友,又增加了几个人,我们一共十几位。汤爷爷高兴地穿着红棉袄和蓝老师一起过来。我安排的素宴,全桌都是素制品,汤爷爷席间喝了一杯红酒,吃了很多菜,当然也吃了一小碗寿面。我们都很高兴,大家一起拍照,汤爷爷站在那,穿着红棉袄满面红光,开心得很。
后来,上影厂领导也给汤爷爷过生日。等到汤爷爷住医院时,我们就到医院里给他过生日,他就特别乐呵。汤爷爷含蓄,少语、睿智,晚年还荣膺“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奖”之殊荣。一百岁的时候在医院里还在翻看英语词典,说是活到老学到老。
想起汤爷爷和蓝老师,好像昨天,一切历历在目。他们做人的风格素朴,平和;但他们的思想,简单而高贵。
十日谈 清明的怀念
身居陋室的“童话爷爷”严文井,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