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比赛,申花主帅吉约让王赟和莫雷诺搭档后腰首发出场,这也是申花本赛季经常使用的一套人员配置。前三轮中,“莫王搭档”堪称完美,王赟回撤拿球组织过渡,莫雷诺则靠近锋线来负责输送炮弹,申花正是依靠着两名组织型后腰的良好表现取得了三连胜。直到第四轮面对实力强大的北京国安,这种搭配的弊端开始显现,莫雷诺与王赟都是偏重进攻性球员,以至于两名中卫的身前常常是大片“开阔地带”。
昨晚的比赛,也是例证。恒大加强了前场逼抢力度,莫雷诺拿球频频失误,王赟则受到对方的严加看管几乎开启了“隐形模式”。从第二个失球来看,虽然有折射的意外成分存在,但正是因为王赟去补莫雷诺留下的防守空档,才使得高拉特在几乎无人防守的情况下,禁区前从容抬脚远射。第三个丢球更是将申花后腰线的缺陷展现得淋漓尽致,门将耿晓峰扑出单刀后,皮球落在了恒大第二进攻梯队脚下,而此时理应对位防守的申花后腰还位于对方半场,郑智轻松吊射破门。
两名组织型后腰的安排在面对一些弱旅时表现不错,主要是因为对手很难对申花造成实质性威胁,也无力进行紧逼式防守,所以后腰也能够从容拿球组织进攻。但碰到强队时,本身防守压力就大,很容易导致“进攻上不去,防守回不来”的局面。
技术出众的莫雷诺,显然是一名前场天才。而王赟转会申花后的作用明显不如他去年在申鑫,主要原因也是他的特长在于进攻甚至进球。哪怕他们再卖力,也等于是“扬短避长”。申花在面对国安、恒大乃至建业时都轻易丢球,关键就是因为后卫线身前缺少一道“屏障”。
联赛争冠集团的几支球队,都配备了“铁腰”,恒大有雷内、赵旭日,国安有马季奇、河大成,鲁能有乌索,上港有蔡慧康,申花有谁?王寿挺的水准,还是差了一个档次。新援帕帕多普洛斯则速度太慢,目前来看也难堪大任。此时想想,赛季前没有留下试训多日的悍将秦升,无疑是一大遗憾。
想要继续留在联赛第一集团,寻找或发掘“中场绞肉机”加图索式的防守型后腰,应是申花的当务之急。
本报记者 关尹 实习生 马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