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众人已有一种共识:教师不能只在课堂上纸上谈兵,必须深入企业汲取生产一线的养分,这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该校每年聘请40余名企业行业专家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教育科研课题项目或学科带头人工作,带教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支持下,学校每年有30%以上的专业教师到建筑企业实习,以现场工程技术助理的身份挂职锻炼。如今,在学校专任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85%以上,高级职称占25%以上。
“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这是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所有年青教师的成长之路。学校规定教师企业实践要求,明确每位教师企业实践目标,每年都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由上海建筑职教集团承办的市级培训和校级培训。培训基地则依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源,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有针对性地选择优质大型工程项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工程、上海世博会地区地下空间工程、上海中心大厦室内精装修工程……一个个大型工地上,都活跃着建校教师们的身影,他们分别担任项目经理助理、造价师助理、工程师助理等,在实践中一岗双责,既是学生又是技术人员,经过在企业一线的摸爬滚打,教师们将一线学到的本领和经验带回了课堂。
教师进企业、进一线,学会何种本领,又对学生的培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且看教师实践时写下的一本本记录——
钱铮老师负责的课程是《工程测量》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施工图》,以前,她常常听到学生说“学校学的东西落后了”、“在学校学得挺好,可到了工地现场我又有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之类的话,有时甚至会对自己所教的东西有所怀疑。她说,“我想教给学生的是有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能应付考试。”于是,钱铮老师来到工地上,虚心向一线的老师傅学习。在施工现场,钱老师协助测量放线技术员工作,学习他们的方法和技巧,她发现,对于工程测量来说,精度是非常重要的,速度则是其次。而《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施工图》主要涉及平法施工图,在看图的过程中能发现很多问题,钱老师看不懂就向师傅请教,她发现识图和现场经验有必然联系,看过实体再看图纸,或者看着图纸再去现场找这些结构或构件,这样就加深了对图纸的理解。两个月的实践结束后,钱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我把这些经验带到课堂中去告诉学生,教育还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职业需求出发,给予他们更新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完善的职业素养。”
赵晓峰自进入建筑工程学校工作起,已经有四个暑假被安排在企业挂职锻炼。在施工现场,他深刻理解了“安全第一”和建筑企业职工敬业的内涵。到工地的第一天赵老师就被安排在了安全科,这是一个旁人看来简单而枯燥的工作,从督促佩戴安全帽、装订安全警示牌到检查临边洞口的防护、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一天天地巡视、一丝不苟地检查,没有投机取巧没有“大概”。他说,“没有两星期的安全员工作经历,我可能永远不会切身体会到安全员在现场发挥的重要作用”。随后的几周,他又在工地上参与了室内装修、幕墙吊装、绿化施工等等,还真学会了不少“真功夫”,诸如石材幕墙的干挂技术、玻璃幕墙吊装技术、地面防水施工工艺……这都成了赵老师课堂上不可多得的教学素材。他认为,自己在工地上待得时间更多一点,就能更多与学生分享职业体验。他说,“现在的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一直是被动学习,缺乏自学的意识和能力,中职教师的职业体验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钱岩老师被安排在安装集团六分公司经营科参加企业实践活动,主要从事安装工程给排水预算员工作。他介绍说,他的师傅具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和给排水报价能力,平时最早到达公司,每天几乎都加班加点完成工程计价任务,甚至利用双休日完成工程任务,师傅为人热情、平易近人、不厌其烦地对他给予细致辅导。在师傅的指导下,钱老师顺利完成了丰树闵行商业园(一期)空调供回水系统项目算量任务。通过实践,他发现,以往课堂上给排水安装教学内容中并未涉及到的空调水系统,在实际施工中是给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预算任务过程中,他熟悉了空调水系统内容构成及施工工艺,为自己的教学环节补上了重要的一课。
企业是教师的大课堂,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眼观耳听,用身心去感受,走下一线的建筑工程学校的教师们普遍感到这是学校所难以企及的教育场景。在企业一线、在施工工地,教师学到的不仅是技能,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一名老师刚进入企业时,对企业有着众多的新鲜感,说:“怎么企业的办公环境如此安静,大家都埋头工作,没有一点声响,让我这个在学校里大嗓门的老师很不习惯。”还有教师说:“企业的工作方式真的和学校不太一样,员工们工作职责清晰,考核严格。”
教师们在培训基地学习一段时间后,对企业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有教师说:“我和公司的项目经理接触后,她的气场强大到我不由自主地屏气凝神,甚至不敢用力呼吸,因为企业将自信作为员工与客户沟通的基本能力要求,每个人身上都能感觉到自信的力量。”还有教师说:“安全第一,是我深入企业后从每一个工地和每一个细节所感受到的,而不是一个横幅和一条标语所能替代的。”
杨秀方校长评价说,企业是物质生产、生活服务的基地,是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也是中职学生就业的岗位,也是成就他们职业幸福的源泉。而对以培养“企业人”为己任的中职教师而言,企业就是自己学生未来职场的一个“大本营”,是学校教学的一种“发源地”,就是经典的一本“教科书”。因此,企业实践,为中职教师职业所系、职责所牵、职能所为,一句话是职业的“岗位行为”。企业实践,是磨砺中职教师师德、师能的“大熔炉”,是提升中职师资队伍的“地平线”。
据介绍,为打造一支合格的“双师型”老师队伍,建筑工程学校还以上海市“星光计划”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组建由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参与的建筑CAD、工程测量和工程造价等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共建和传帮带教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尤其在连续六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了15金11银4铜的优异成绩。学校同时建有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将继续教育培训成效与职称评审、考核奖励、培养培训、流动调配等结合起来,使教师既把继续教育培训当作应尽的义务,同时又作为自己应享有的权利,甚至是提升自身能力的福利待遇。通过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教师始终有压力,也始终有动力,形成了良好的人才竞争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