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进口地铁列车维修还需本地“大师”坐镇
~~~进口地铁列车维修还需本地“大师”坐镇
~~~进口地铁列车维修还需本地“大师”坐镇
~~~进口地铁列车维修还需本地“大师”坐镇
~~~进口地铁列车维修还需本地“大师”坐镇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小小创新
带来大大安全
进口地铁列车维修还需本地“大师”坐镇
姚丽萍
  一列地铁,底座和车身完全分离,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等待架修,申通地铁首席技师李鹃伟和他的徒弟沈涛就是做架修的“列车医生”,今年申城所有3786辆地铁列车中的1/6都要进入基地架修。

  轨交安全运行,如何让列车“开得出,刹得住”?昨天下午,市人大城建环保委赴申通九亭基地调研,从列车维修保养流程,到安全技术革新,都让人开了眼界。

  走进九亭基地,维修车间里机器轰鸣,那些来接受架修的车辆,都是有点资历的。

  “打个比方,列车开了一整天,凌晨进入基地维护,是看‘夜门诊’。”沈涛讲解说,“夜门诊”一张表格,列出120个检测项目,每辆车在80分钟里接受120项常规检查,一切正常,一早就接着出车干活。

  “那些来架修的,就是‘住院治疗’了。”李鹃伟接着徒弟的话笑道,“架修”是行话,凡是行驶了5年或里程达到62.5万公里的列车,都要来基地“住院检查”;如果资历再深点,行驶10年或里程达125万公里,那就要大修了。大修自然比架修更细致,就连焊缝也要仔仔细细过一遍。

  在每天“夜门诊”、5年架修10年大修之外,还有每个月的平衡修。怎么平衡?就是拣当季最要紧的问题做检查,比方说,夏天快来了,3月到5月车辆的空调设备预检就是重点。在这些检测规范之外,列车运行中的“在线监测”,时时数据分析,不但保障每列开出基地的车是安全的,更要及时防范运行中的不安全。

  保障安全,不只有流程控制,更少不了技术革新。机器轰鸣的车间里,有一处地方很安静,那里是李鹃伟大师工作室。地铁列车是进口的,维修,却实在需要自己的“大拿技师”。从2000年进入地铁行当,15年里,李鹃伟从技师变成了上海市技能大师,带领17位徒弟完成10多个攻关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工作室的陈列柜里,有一对空压机甩油片,一个是改造前的,一个是改造后的,两相比较,改造后的只多了两个洞眼——结果,原先来架修的车辆70%都存在甩油片脱落故障,自从多了洞眼,无一脱落。

  “小小甩油片好好干活,列车制动就让人放心了。”市人大代表许丽萍从事工程设计,她说,科技创新与城市公共安全,密不可分,轨交安全需要更多的李鹃伟、更多的“甩油片革新”。   本报记者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生态上海·崇明篇
   第A17版:生态上海·崇明篇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上海新城区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招生热点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10版:职教风采/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职教风采
   第B12版:校园巡礼/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校园巡礼
   第B14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首次发现儿童白血病耐药原因
央企总部地下空间全部竣工
一个小小创新 带来大大安全
长宁一地块出让疑存“陪标”被终止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一个小小创新
带来大大安全
2015-05-13 2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