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其中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肝脏切除术和肝脏移植术,由于手术治疗能够完整地清除肿瘤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是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肝癌,根治性肝脏切除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但盲目追求手术探查率、手术切除率,无限制扩大手术范围也是不可取的。肝切除的可行性必须从解剖学上评估,看肿瘤的大小与数目及位于肝何处、与肝内血管位置的关系、有无转移、手术后残肝的功能等。随着术前对患者更适当的评估、对肝解剖学和肝功能认识的增加、肝切除技术及术后护理的改善,肝切除的并发症及死亡率已大大下降。对于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癌的患者,进行肝脏移植术后,由于肿瘤和发生硬化的肝都被切除,有效降低了肝内肿瘤复发及因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的风险。近年来,肝移植也已成为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肝癌非手术治疗包括动脉化疗栓塞(TACE)、局部消融治疗(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酒精注射、高强度聚焦超声)、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和细胞生物治疗等,主要用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或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动脉化疗栓塞即常说的介入治疗,属于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常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能够达到控制疾病、延长生存的目的。对于直径≤5厘米的单发肿瘤或最大直径≤3厘米的多发结节(3个以内),无血管胆管侵犯,肝功能良好的早期肝癌患者,射频或微波消融是外科手术以外的最好选择。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近两年问世的分子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可以延缓肿瘤进展,明显延长生存期,为肝癌患者预后改善带来了希望。
即便如此,迄今尚缺乏一种适用于所有肝癌病例的固定治疗方案,在每一例肝癌的治疗中,都需要多种手段相互补充并有机整合,如何做出最佳选择,得到最优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国际上目前流行的是通过构建以改善患者预后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MDT模式使患者得到系统的规范化的治疗,减少就诊环节,缩短就诊等候时间,节约医疗费用,促进疾病诊断、治疗及康复,大大节约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3年10月开始,瑞金医院肝脏肿瘤整合门诊由感染科牵头开展。通过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充分利用医院优秀的医疗资源,形成一个跨学科专家团队,为患者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打破“挂哪科号就在哪科治”的传统就医模式,避免过度治疗、治疗目的不明确和缺乏个体化的规范治疗。在保障患者利益的基础上,提高了肝脏肿瘤的诊断率、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汤伟亮 谢青 王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
科普活动
5月19日下午2时开始,在瑞金医院门诊大楼一楼大厅,由感染科、肝胆外科、放射科、介入科、超声科等组成的多学科诊治专家团队,带来专业的肝脏疾病、肝脏肿瘤防治方案和科普指导。欢迎患者及家属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