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治疗三个“终点”
目前国际公认慢性乙肝治疗有三个终点:治疗期间乙肝病毒转阴是最基本的终点;对于HBeAg阳性(即“大三阳”)患者,实现停药后持久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是满意的治疗终点;理想的治疗终点是达到停药后持久的表面抗原(HbsAg)的消失。
尹有宽教授介绍,慢性乙肝治疗方案包括口服抗病毒类药物和长效干扰素两大类,都能够抑制病毒,都可以达到最基本的治疗终点,维持病毒学的缓解。我国目前已采用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中,多数采用口服类药物(核苷或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治疗。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一旦停药容易复发。长效干扰素对适用人群更为严格,在满意终点的达成上,长效干扰素在实现持久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从“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方面更有优势。
丙肝高危人群及时筛查
在丙肝病毒感染者中,有三成患者肝功能检测正常;部分患者仅出现转氨酶偏高,被误以为是疲劳、饮酒等引起,未进行进一步的筛查,因此耽误了诊断和治疗,有些患者甚至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才发现感染了丙肝病毒。
目前丙肝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所以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都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尹有宽教授提醒,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包括:1992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维持血液透析者;共用过注射器;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静脉内注射毒品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接触过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不安全性行为者;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针灸,穿耳洞等。
丙肝完全可以治愈,彻底断根。对于丙肝的规范治疗,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无论慢性乙肝还是丙肝患者,必须每年定期检查,抓住抗病毒治疗机会,早治疗,早得益,避免发生肝硬化、肝癌。平时要做到滴酒不沾,不过劳、不熬夜。凌溯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