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翻译的存在感
郁晶陶
  郁晶陶

  翻译这项职业,是沟通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桥梁。在一路畅通时,人们往往不会予以桥梁太多关注,但当桥梁发生问题,令人们行走艰难,甚至走上岔路时,其存在感反而大大增强。

  比如,当一支球队的翻译被质疑给外籍主帅的发言添油加醋的时候;又比如,当一部引进电影的中文字幕出现诸多硬伤的时候。

  《复仇者联盟:奥创纪元》的翻译刘大勇这些天被推上风口浪尖,给电影字幕挑错成为网友乐此不疲的事。其实,因为对几部电影的争议翻译,贾秀琰“成名”更早。连带着八一电影制片厂译制片部门也成为众矢之的。

  说实话,我对刘翻译是有些同情的。电影台本2万多字,出现硬伤的毕竟是小部分。再者,社交网络时代,观众的外语水平又不可小觑,成千上万的人给你挑错,还真招架不住。

  八一厂译制片部门负责人说,电影译制的时间被压缩,留给翻译的只有7-10天,刘大勇有些力不从心;字幕确实有硬伤,“漫威的东西不好翻,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刘大勇确实年纪大了,以后会避免这样的情况”;在制作配音版时,一些翻译错误得以修正,但原声版没来得及修订……

  这回应听上去挺诚恳,但总有种“你知不知道我们已经很努力了”的味道。遗憾的是,对于“挑剔”的观众来说,看重的是结果,并不关心过程。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用时间太紧作为理由,足以引来第二轮诟病。译制单位也无法说出“你行你上”这种话,观众中藏龙卧虎,说不定“我上就我上”。

  翻译是个精细活,外语、中文都要有一定造诣,对作品的背景知识也要有一定了解。当年提出“信达雅”的严复,其译作也被指出诸多错漏。翻译的名字还常常被人忽略。翻译家孙仲旭去世,我才发现带给我极佳阅读体验的那版《一九八四》,是孙老师的译作。

  因为硬伤刷出了存在感,应该没有翻译愿意身处这样的窘境。然而,若不提升水平,唯一的逃离办法,恐怕也只有观众所说的:换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江阴保卫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江阴保卫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提速降费别耍“小聪明”
“神创板”有无泡沫?
翻译的存在感
让博物馆文明融入社会心灵
争“头”不争脸?
憋屈的简政放权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翻译的存在感 2015-05-18 2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