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2013年机动车防治污染年报的数据显示,68.2%的氧化氮和几乎所有的颗粒物是由柴油车产生的。卢冠忠团队的科研项目共有多个发明点,对柴油车尾气展开了围追堵截。其中一个发明点是研发出了高性能催化剂。柴油车尾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CO、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催化净化是目前国内外用于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的主流技术。卢冠忠介绍说,针对不同的污染物,他们发明了对应的高性能催化剂来各个击破——SCR瞄准氮氧化物,DOC主要对付CO和碳氢化合物,DPF和CDPF是催化型颗粒物捕集器,它们负责抓捕颗粒物。与普通的催化剂相比,卢冠忠团队发明的催化剂减少了钒的使用,不仅减少成本,还避免了二次污染。
另一个发明点是智能化诊断与整机匹配技术,它能保障柴油机车尾气处理系统稳定运行,且能在不同工况下自动调整,提高了尾气处理系统的兼容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研究团队与21家整车厂完成了“三高”试验和工信部整车公告,市场占有率超过50%;为北京、上海等42个大中城市的公交车配套,覆盖率达到85%。SCR催化剂已出口韩国,近3年新增销售额达11.8亿元,还在上海朗特汽车净化器有限公司形成了生产能力。
本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