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报载:部分中国游客在新西兰的不文明行为遭“吐槽”,禁烟房里吸烟,拍照堵塞交通(新民晚报5月3日)。近年出国游,也曾为个别同胞的作为汗颜。单说机场吧,候机厅里,包包占着座椅,就是不让;四个六个一伙,旁若无人地大声交谈;一个人站队,快排到时,一伙人挤进来“插档”……而每每看到这些游客带着小孩,就不由十分揪心。
看过一则材料,有记者采访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问他们是在哪一所学校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纷纷回答:幼儿园。诸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玩具要规整好放回柜子里,不乱扔垃圾,小朋友午睡时保持安静等等。这回答出人意料,细想还真是有道理。从小这样,长大起码会是一个做事有条理、负责任、关注环境、关爱他人的人。
去年去日本旅游,地接导游是一个定居日本20多年的青岛人,他让我们猜孩子进幼儿园第一学什么。不乱闯红灯?不,给垃圾分类。日本的垃圾分类做得好众所周知,看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美国国内由西部往东的飞机上,我经历了这样美丽的一幕:飞机停了,全体安坐不动,第一排起立,取行李走了,然后第二排起立……直到最后一排,有序而安静地离开。不需指挥,不需要求,自然地就会产生秩序。想想我们自己,乱纷纷地起立,堵住走廊,结果欲速则不达……
当我们自以为是把孩子送到“诺贝尔”起跑线上的时候,“诺贝尔”科学家却告诉我们,要从最基础的做人学起,这是一条更重要的起跑线——希望我们的后代更不要输在这条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