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事难料
周菲左右为难,这次怀源酒厂的商机,本就是张某介绍给她的,现在找到了合作投资人,却要抛下介绍人,这可不是周菲一贯的为人处世风格,她怎么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周菲的侠义心肠适时爆发,她没有同意抛下张某与中山老板合作,在这一点上,她实在是不太像一个商人。大多人认为,商场不讲情义,甚至为了追求最大利益而六亲不认。然而,周菲却是一个感性的女人,是的,这些年,她的确为了挣钱而上下求索,可她不是一个见钱眼开、背信弃义的人。她有她的原则,钱要挣,但要挣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可是中山老板仗着自己是占据绝对优势的投资人,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告诉周菲:要么就他们两个合作,要么他就撤回,不再投资白酒业,打道回广州。
如果中山老板不投资,仅靠周菲和张某两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拿下怀源酒厂。可是,倘若抛弃张某,就自己和中山老板合作,这事她可做不出来,那是她最为唾弃的小人干的事。周菲左思右想,最后决定,既然中山老板不想带上张某一起合作,那她宁愿放弃怀源酒厂,她不和任何人合作,大不了做回她的铝合金代理。
周菲放弃了这次梦寐以求的商机,这就是她内心坚守的原则,用现在的话说,那叫“诚信”。为商而无诚信,岂不就是奸商?周菲不愿意做奸商,虽然她没有这么说,但她用更为朴素的话表达出了这份诚信:要真这么做了,我怎么面对张某?我以后怎么抬头做人?我怎么理所当然地坐在酒业公司董事的椅子上说话?
那个中山老板,却正中下怀,老古话不是说了吗?宁要独吃一只鸡,不要合吃一头牛。他是完全有能力独立投资的,只是碍于周菲的妹妹周娴介绍来的生意,不好意思抛下周菲,却怎么都不想再增加一个张某了。现在,周菲既然撤出,那么正好,我一个人做。
不久以后,中山老板独自开出了一家酒业公司,租下了怀源酒厂,开始做起了酱香白酒。然而,世事总会显示出人类无法预测的神奇结果,神奇得你都来不及思考,神奇得你都不敢相信。那个广东中山老板,虽然把酒业公司开了出来,可是经营了一年多后,竟无论如何做不到把怀源酒厂生产的白酒在市场上铺开,不仅销售不掉,还连连亏损,最后,这个投资商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宣布他的酒业公司倒闭,怀源酒厂再一次进入真空阶段。仅仅一年多,怀源酒厂又一次站在不远处注视着周菲……
也许,所有品尝过失而复得的人,都能明白什么叫做“幸运”,什么叫做“被上天眷顾”。似乎,上天会把人间的一切真善美、假丑恶看在眼里,最后,上天伸手一指,把那些扭曲的路、离散的人、错失的机会,一一拨乱反正。
一年前,周菲为了不丢下为她牵线搭桥的朋友,自动放弃了怀源酒厂,可是怀源酒厂却在一年后又静静地守候在那里,等待着周菲的目光再次投到它的身上。或者,这就是周菲与怀源酒厂之间躲都躲不掉的缘分,仿佛是天注定的,怀源酒厂应该由周菲来坐镇,开酒业公司,也成了摆在周菲眼前的一条别无选择的不二之路。
对于自己的选择,周菲是这么说的:在中国,酒业这一行大多是男人在做,女人不多,当时是捏了一把汗的,其实我也没什么把握,属于孤注一掷吧。现在想想,我觉得,我是选对了路。有运气的成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坚持。
周菲走上了白酒业的初始之路。“做一番大事业,说来容易,做起来可真是难啊!”每每回首往事,周菲总是这么感慨。
最难的并不是酿酒,而是酿出来的酒怎么卖掉?怀源酒厂生产的酱香白酒,本就是茅台型酱香酒的典型产品,为了保证品质,周菲始终严厉监督生产质量,不允许有一丁点儿的偷工减料或者急功近利的做法。好酒酿出来了,可是如何让老百姓喝到好酒?
那段日子,周菲把自己逼得日日夜夜、马不停蹄,除了酒厂的生产,周菲还要跑销售,卖酒。一个女人,只身奔跑在全国各地,为了跑市场,为了谈一笔生意,她经常要坐那种长途卧铺汽车,一坐就是二十多个小时,很多时候,会在半夜三更下到某个小县城,独自走进那些举目无亲的地方……周菲就这么在一个个城市、一个个销售点之间来回穿梭。这样的工作,岂是一个女人能做的?可是,周菲就是这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