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跨界
     
本版列表新闻
~~~——技巧运动员出身的德国演员朱立安谈形体剧《反转地心引力》
~~~——技巧运动员出身的德国演员朱立安谈形体剧《反转地心引力》
~~~——技巧运动员出身的德国演员朱立安谈形体剧《反转地心引力》
~~~——技巧运动员出身的德国演员朱立安谈形体剧《反转地心引力》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更擅长表达苦难的情感”
——技巧运动员出身的德国演员朱立安谈形体剧《反转地心引力》
朱光
▲ 技巧运动员出身的德国演员朱利安·舒尔茨
▲ 朱利安“一个人的孤独旅程”并不轻松
  昨晚,一位身穿西裤和马甲的鬈发男子,提着一个箱子,走上上海大剧院中剧场的舞台。他走到舞台中间一个3×3×3米的空间里,放下箱子,打开后即传来了动人的音乐,左侧同时出现了一个屏幕。随后,他躺在地面上,开始做反地心引力的动作,而同步视频则以旋转90度后的姿态呈现——看起来都是符合引力的站姿。起初,这个节目让人感到挺逗乐,而最终观众会发现,它体现的是人的孤独以及无法挣脱的困境。剧终时,这位男子双脚踏到地面,关上箱子提起,离开。“这出看似杂技的剧目充满着人性,”一个人在1个多小时里始终抵抗地心引力的朱利安·舒尔茨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最终,我们都是一个人走,随着箱子。”

  全世界仅3人能演

  德国小伙朱利安是第三位出演这台“一人秀”的演员。目前,世界上只有3个人能保持反引力的姿态并坚持演一个多小时的戏。该剧由杂技演员出身的德国人托比亚斯·瓦格纳原创,起初只是一个15分钟的小丑逗乐节目(传统马戏团表演时,大型节目的道具或动物上下场之间的空隙,通常由小丑表演“填补”)。当柏林一家制作公司找到他,并配给他一个5人团队后,这个节目就成了一台一个多小时的剧目,并被赋予深意。该剧2011年在英国爱丁堡戏剧节亮相时,曾一举获得三项大奖。还有一位,则是来自法国的杂技演员威廉·博纳特。

  对出演该剧演员的要求是:超强的肌肉和肢体控制力——收,同样强悍的肌肉和肢体表现力——放。朱利安透露,其实最难控制的是脖子。因为要让观众看得“顺眼”,他必须始终略微抬头。日常生活里,少有人会有意识地控制脖子。

  原本有意继续运动

  20出头的朱利安是三人中最年轻的。他的脸棱角分明,淡褐色的眼睛流露出一丝忧郁。

  还像个大学生的朱利安反复强调:“我真的不喜欢流行音乐,在德国,没人听这个。”14岁时,他练的是技巧,擅长空翻。原本他是有意继续运动的,但他发现自己“更擅长表达苦难的情感”,于是,16岁时他进入表演艺术学校,主修舞蹈和杂技。起先,“空中飞人”是他的强项。接着,融入舞蹈的杂技表演,使其在杂技演员中独树一帜,并得到契机转型成“更能表现充沛情感”的戏剧演员。在参演《反转地心引力》一剧前,他在德国卡梅隆剧场表演过《对抗》,并在电视节目中亮相。2012年,他加入《反转地心引力》的制作公司Y2D,开始了“一个人的孤独旅程”。

  从成本的角度出发,“一人秀”的巡演成本肯定低于一个剧团。所以,他受邀巡演的几率更高。此次来上海前,他已经去了北京、广州、武汉等5个城市。成长于柏林的他说:“我喜欢大城市,到处都很大,很高,但一转弯又能看到小小的弄堂、小小的人。”

  加了个光明的结尾

  小时候,朱利安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上学时一边要忙着课业,一边忙着挣钱养家。”从表演艺术学校毕业后,有三年时间他相当迷茫:“但现在好了,稳定了,有固定收入了。”看起来,是《反转地心引力》带给了他很多,而他却认为:“我也带给这出剧很多。”

  他指的是“乐观、光明、温暖的情绪,尤其是结尾的处理”。这出戏很容易带给观众“一个人要孤独到什么程度才会编排出这样一出戏”的念头。就在这个小小的房间角落里,名为里欧(亦即其英文剧名《LEO》)的男子,一个人喝咖啡、一个人画画、一个人种花、一个人面对房间漏水变成游泳池、一个人在几近没顶的水里挣扎……他想逃离这个角落,却找不到门、翻不了墙、砸不出洞。而且,他与常人最大的差异是——他看世界的角度完全“反转”90度,而在房间一角即时视频中的呈现却是正常的。孤独,是因为视角不同,还是身处困境无人帮助?最后,他发现,这是一个箱子带来的一个梦。等他关上箱子,提起,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托比亚斯会在剧终后与观众互动一下,把原先剧目因引发哲思所带来的悲戚转化成小丑的逗趣,威廉基本秉承了这个方法。而朱利安相对更“专注于我自己身处的这个小角落,不在意观众的反应”。但他喜欢意大利导演费里尼的电影,想给这出剧目带来不同,带来一个光明的结尾。全剧结束时,他带着箱子离开。但随后他又带着箱子返场,把箱子留在台上,打开——缝隙里射出光。

  “即使在最孤独、困惑和恐惧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既有的事物来肯定自己的存在,万有引力,就是其中之一。”朱利安喜欢光明。         首席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时政·要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
   第A13版:跨界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8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2版: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4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我更擅长表达苦难的情感”
跳啊跳的时候就在想啊想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跨界A13“我更擅长表达苦难的情感” 2015-06-06 2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