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张江高新区将推出落实加快科创中心建设相关意见实施办法
~~~张江高新区将推出落实加快科创中心建设相关意见实施办法
~~~张江高新区将推出落实加快科创中心建设相关意见实施办法
~~~张江高新区将推出落实加快科创中心建设相关意见实施办法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江智造”飞入百姓家造福民生
张江高新区将推出落实加快科创中心建设相关意见实施办法
宋宁华
■ 张江高科自主创新企业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的试验室 本报记者 周馨 摄影报道
  一个看上去很小很“萌”的胶囊,无痛无伤吞进肚子就能“大展拳脚”,变身为世界上首个可以做胃部精确检查的胶囊机器人;运用上海光源的现代技术突破,就能解开古老故宫文物修复的“密码”,更成为国际国内新药研发的“后盾”……这些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领跑”的高科技研发成果,都来自上海张江“智造”。

  昨天,记者在张江高新区实地采访走访后发现,不少和老百姓相关的“张江智造”科技创新成果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张江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则透露,为落实《意见》,相关实施办法草案已经广泛听取各方建议,并将于近期公布。

  高新技术和老百姓“贴肉”

  说起高科技创新,许多人印象中属于“高大上”、遥不可及的高精尖领域。但在张江,不少科技“大腕”们将目光盯上了造福民生的创新领域。

  在首批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和留学硅谷多年的博士团队带领下,经过7年的努力,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打造出世界上首个可以做胃部精确检查的胶囊机器人,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多家大医院临床使用。去年,胶囊机器人亮相上交会,并顺利落户张江金桥园,建设了可年产100万粒“胶囊机器人”的生产线。昨天,记者在采访现场看到,和许多年轻的高科技“新锐”不同,安翰董事长吉朋松早已到了不惑之年,小平头、黑框眼镜,岁月的痕迹已经爬上面颊,但不变的是创业初期的激情。

  吉朋松曾是当年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就下海,曾是清华同方核技术公司早期创始人、做过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还研究过糖尿病的食疗等,在几年前再次走上创业路。只是这次,他选择的不是熟悉的中关村等,而是上海张江。

  “我研究过全国各地的高新区,在决定创业这个项目时最终选择了张江。” 吉朋松说,这个项目直指国际最尖端的医疗设备领域,张江是最适合延伸国际触角的地方。同时,他表示,在张江,无论是要找海归还是“土鳖”本土人才,都非常容易;在公司里,两种人才各占半壁江山。尤其是在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进程中,张江处于很有优势的战略地位,为创业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张江发布”有关负责人则介绍,在“互联网+”的时代,不少张江的高科技公司将互联网与各类专业领域相结合,让科技创新真正惠及到民生。比如,一个插座就可以让电视自动断电,一个小盒子就可以让汽车自己呼叫救援,戴上眼镜就可以身临其境地看球赛,穿上鞋子就可以随时知道自己走了多少路程……“张江智造”的高技术产品,正在实实在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打造科创中心进行时

  上海建设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整体方案已经于5月底公布,事实上,作为“一号课题”主战场的张江,早在“一号课题”推出前就绸缪已久。昨天,张江高新区创新促进处处长马文刚透露,相关的具体实施办法将于近日出台。

  据介绍,张江高新区自从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在3年的时间里,已由一区六园发展到一区22园。在这块土地上,汇聚了上海80%的经济集聚区域、80%的创新型企业、80%的高端人才。上海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的目标和张江高新区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方向一致,而且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遇。

  马文刚透露,实施办法将落实科创中心的任务具体分为3大块、19条,其中包括推进建设有张江特色的功能集聚区、“四新”经济创新载体等;发挥“双自联动”,深化人才管理体制,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等;促进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品牌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其中,国家科学中心未来将设在张江园区内;嘉定菊园张江分园将设立张江示范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区,在杨浦湾谷张江分园设立国家技术功能转移中心等。

  启动国际人才试验区

  “双自联动,关键是人才。”在市委“一号课题”中,许多吸引人才、服务人才的新举措让创新创业者们怦然心动。自贸区扩区,更带来了许多集聚人才的利好消息。比如,在自贸区将率先试点外国留学生在自贸区就业、放宽外国专家就业年龄限制、集中办理“中国绿卡”窗口,扩大方便国际人士就医就学,延长国际中转时间等。

  马文刚透露,在市委“一号课题”的分课题中,其中就包括“张江示范区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在这些新举措中,有的将率先“花落张江”,并辐射到全市。

  同时,课题也将制订政策方案,吸引更多国际一流人才来张江发展,并让更多本土人才拥有国际影响力。为了提升本土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张江正在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吸引高层次人才领衔开展先进技术研发应用的国际合作,对转化国际前沿科技成果所需的中试、试制和示范性应用给予资助。

  根据“两步走”时间表,从2015年至2017年,张江将初步建立和理顺国际人才试验区的体制机制,全面启动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的各项措施;从2018年至2020年,将基本建成国际人才试验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和人才战略高地。   本报记者 宋宁华

  |记|者|手|记|

  大张江,小政府

  张江高新区俗称“大张江”,1区22园,将上海近八成创新企业、高端人才纳入其中。大园区里政府部门权力也不小吧?但令记者惊讶的是,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可谓全国最小的高新区管委会,编制29人,实际在位的只有21人。2013年,一批市级行政审批权下放到张江高新区,高新区又“拱手相让”,一个权力也不留,全部下放到各分园。

  “放权”的同时,张江频频给企业发出创新“福利”——“张江示范区100条”密集出台,张江创新加速度的“8大服务平台”为企业撑起一片天,张江信用促进中心为创业初期企业“雪中送炭”……

  依托市场之手,靠市场化机制看项目的申报前景,在“张江示范区100条”中,有50%为后补贴形式支持企业。对于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则雪中送炭提供贴心服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张江要成为创新创业者的乐园,归根结底,要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张江高科和中国银行签战略合作协议

  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近日,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该协议,双方将积极响应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的号召,共同促进上海市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

  张江高科作为张江核心园重要的上市开发主体,紧密结合上海科创22条的相关指导意见,以“创业陪练”的方式,为更多的创业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时政·要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
   第A13版:跨界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8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2版: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4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张江智造”飞入百姓家造福民生
认真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
传播谣言扰乱股市正常秩序
广告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4“张江智造”飞入百姓家造福民生 2015-06-06 2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