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倡导“在场”精神 主推现实题材~~~
倡导“在场”精神 主推现实题材~~~
倡导“在场”精神 主推现实题材~~~
倡导“在场”精神 主推现实题材~~~
倡导“在场”精神 主推现实题材~~~
倡导“在场”精神 主推现实题材~~~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倡导“在场”精神 主推现实题材
作协创办的《上海纪实》上线
孙佳音
  本报讯(记者 孙佳音)“关注当下,直击现实,记录历史和时代变迁和人的精神成长,体现创作者的责任担当、理性良知和人文情怀”,倡导“在场”精神、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创办的《上海纪实》昨天宣布正式上线。这份定位为专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作品的电子期刊,将依托上海作协主管主办的华语文学网不定期出版。

  主编朱大建介绍说,第一期刊发的15篇作品就体现了“在场”这一宗旨。“在场”其实也是《上海纪实》的主打栏目,主推现实题材的纪实作品。比如,《山高人为峰》写的是上海中心大厦的建造过程。作者深入工地采访、怀着深厚感情回顾6年的建造过程。《上海“猎狐”风暴》写的是上海公安派出精兵强将,远赴海外,将一只只狡猾又贪婪的“狐狸”抓回国内的故事。作者将海外捉“狐”的过程写得一波三折,写出了“狐狸”的狡猾,更写出了公安干警的大智大勇。

  黄宗英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界的标志性人物。首期《上海纪实》的“经典”栏目推出罗达成写的《与黄宗英争议<小木屋>》一文,回忆了1982年黄宗英58岁时随生态学家徐凤翔进西藏原始森林采访的往事,她的激情通过跌宕的情节炽热而又浓烈地散发出来,读来相当感人。《不落征帆的黄宗英》一文,则配上微视频,描绘年已9旬的黄宗英的音容笑貌,足见《上海纪实》依托新媒体开放式平台的用心。

  本期“记忆”栏目则推出名作家陈建功的纪实散文《我与父亲之间》。“往事”栏目中的《棉花坡的痛与暖》,从女性和爱情的角度写杨开慧,聚焦在“痛与暖”上,相当别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首期《上海纪实》还刊登了怀念萧乾和邹韬奋的两篇文章。

  上海曾经是纪实文学创作的重镇,历史上曾涌现过很多纪实文学名篇,如夏衍的《包身工》、黄宗英的《小木屋》等。也培养、成长起一批热爱、擅长纪实文学创作的海派作家,一些作品曾获得全国性文学奖。朱大建表示:“希望《上海纪实》能为上海纪实文学的繁荣发展尽一点力量。杂志既欢迎重大题材、重要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也欢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作品。”除主推原创作品外,《上海纪实》还设有“经典重读”“佳作选摘”等栏目。“欢迎毛遂自荐或者推荐新时期以来短、中、长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经典作品,以及时下产生较大影响的纪实佳作。选用时我们还将配发笔谈及评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 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B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24版:医技/新民健康
作协创办的《上海纪实》上线
讲上海闲话就有上海味道?
有噱头,更要有嚼头
程派名师昨收徒
文化部查处暴恐动漫
美丽《朱鹮》惊艳东瀛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7作协创办的《上海纪实》上线 2015-06-09 2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