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有求必应
这是在文化广场推出微信服务号“小白”之后发生的一连串真事之一。如果说,“小白”应观众要求把迟到朋友的票子寄放票房还算“可以想见”的话,那么,还有一连串服务简直就可以算是“贴心到家”了——如果你“即将与世界失去联系”就向你提供充电宝;“穿少了,有点冷!”毛毯就会送到;“口渴了!”,就有纯净水提供;“下雨了!”,剧场已备好雨伞;“我在三楼,我看不见!”,有望远镜可以借用;“不好了,我的丝袜勾破了!”就算在黑漆漆的夜晚和剧场里,未必有人真看得清丝袜上的洞,但只要观众提出要丝袜的要求,也真的会有丝袜出现……借钱,被“小白”戏称为新开发的“人肉提款机”业务。甚或,还能提供“小孩陪玩”服务——当家长在看戏而小孩又不适应剧场环境时,可以把娃交给工作人员。
观众只要加“小白”为微信好友,并提出各类还不算太“离谱”的要求的话,报上自己的座位号,就会有工作人员把所需所求送到位置上。这一“全方位、无死角”的剧场服务可谓上海首创、“十分到位”。
“小白”应对全场
文化广场新创意的这项服务,引起了观众莫大的兴趣。加微信好友后,观众总是试探地问“小白”,你是谁?是暖男吗?是帅哥吗?是客服吗?看到“小白”的头像是一头可爱的鲸鱼后,还有观众打趣:“小白有个小翘臀!”“小白”则回复:“对你的关注点表示很无奈。”生动的回复,让观众感觉它像是Siri,便追问:“小白,你是真人吗?”
文化广场方面透露,“小白”其实是一群人,共有10余位。”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岗位,有的负责应对,有的负责“送货”,有的负责传递信息……在市场部、剧场服务人员之间形成了一张网。任何一位观众的需求,都可以触动网上的连锁反应。
据悉,在微信技术上,他们服务对象的上限是5000人,可以应付全场满座1949人的局面。渐渐地,他们已总结出经验:三楼观众的需求,大多是借望远镜;一旦突然下起大雨,我们就要准备好雨伞……
“小白”有待完善
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解释说,“小白”的名称,脱胎于电影《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总是予人以温暖。其本质,就是人性化服务的“终极”——虚拟卡通形象的拟人化呈现,更容易激发人的情感联系。因为,文化广场的建筑外形很像是一头鲸鱼,因此,“小白”的微信头像被设计成一条喷着蓝色水花的白色鲸鱼。不巧的是,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的卡通形象也是一头鲸鱼,因为该剧场的外形看起来也像是鲸鱼。虽然“小白”的服务无微不至,但从长远发展及品牌树立的角度来说,应该避免同行业的品牌混淆。其次,应使虚拟形象“真实化”,大厅里、宣传册上等都应出现“小白”。
“小白”的出现,是剧场服务人员与观众共同完成的一场“戏外戏”,相对而言,掌握主动的是观众。目前,观众一直在试探“小白”的“底线”,有意无意中给小鲸鱼出点题目。以音乐剧为主打的文化广场,吸引的大多是青年观众,题目并不算“出格”,心态也相对放松。只是,借出去的伞就像是泼出去的水!“小白”一往情深,观众的素质其实也在经受考验…… 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