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港泵闸顺利实现水下结构贯通”,前天才传出虹口港泵闸的最新消息,结果第二天一场大暴雨就灌满了虹口港,虹口区的积水情况也十分严重。章震宇解释,虹口港泵闸虽然已经通水,但只有水站功能,泵站功能的改造仍在进行中,所以无法在闸门关闭的情况下把虹口港的水抽排到黄浦江中。
同样淹水严重的杨浦区则是因为排水系统比较老旧,区内四个重要排水系统尚未造好。“目前只有大定海排水系统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可以完工,另外三个工程尚未上马,力争尽早完成。”
章震宇坦言,尽管近年来上海逐步改善排水系统,但整个排水标准还是不高,仅为一年一遇的标准,而国家建设部的要求是五年一遇。“从一到五,这是一个排水能力的量级提升,目前我们在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陆家嘴地区已经做到,效果很好,但其他地方如何提升,难度不小。”他告诉记者,要达到五年一遇的标准,除了建设泵站,马路下的排水管道也要匹配,整个系统才能发挥作用,但全面改造全市排水管道显然不太现实。
“我们正采取其他方式达到这一目标。”章震宇透露,本市计划在泵站中建造调蓄池,提高排水能力,但期望最大的工程是在苏州河底造一条“深隧”。“这就是一个‘地下水库’的概念,暴雨来时通过‘深隧’蓄水,过了排水高峰后再排出来,目前相关方案仍在研究论证阶段。通过这些综合改造,上海的排水标准就能提升到五年一遇了。”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