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端午节前沪上篮坛元老挂念田妈妈
~~~端午节前沪上篮坛元老挂念田妈妈
~~~端午节前沪上篮坛元老挂念田妈妈
~~~端午节前沪上篮坛元老挂念田妈妈
~~~端午节前沪上篮坛元老挂念田妈妈
~~~端午节前沪上篮坛元老挂念田妈妈
~~~端午节前沪上篮坛元老挂念田妈妈
~~~端午节前沪上篮坛元老挂念田妈妈
     
2015年06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浓浓母子情
淡淡相思忧
端午节前沪上篮坛元老挂念田妈妈
陶邢莹
■ 儿子被“堵”在弄堂口,田妈妈的女儿告诉他们:“田妈妈搬走了。”大家流露出淡淡的忧虑 陶邢莹 摄
■ 儿子们只能在弄堂对面的咖啡馆里翻看照片,思念田妈妈   陶邢莹 摄
■ 一个月前,乌维培从美国归来,登门探望田妈妈,留下珍贵合影 图 TP
  本报记者 陶邢莹

  身着白色西装、橙色格子衬衫,81岁的乌维培手捧百合花,昨天一早9时半,站在新华路某小区门口,精神矍铄。显然,他精心打扮了一番,还涂了不少发胶,一副老克勒的模样。这位上世纪五十年代叱咤篮坛的中锋,正满心欢喜地等着老队友:84岁的邵冠群和80岁的陈茂麟,同去探望他们97岁的“田妈妈”。

  这是上海篮坛一段延续了将近60年的母子情。

  与时间赛跑的相聚

  3个“儿子”相约,在端午节前一天去探望田妈妈,这是儿子们在恩师田福海过世后7年来养成的一种习惯,也是上海篮坛被传为人间真情的一段佳话。

  1918年出生的吴淑贞,是中国篮坛泰斗田福海的遗孀。2007年11月田老过世后,曾代表中国参加1957年巴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上海篮球队队员,萌生了照顾吴淑贞的想法。2008年年初,11位队员聚到一起吃年夜饭,“田妈妈,您就是我们的妈妈!”尽管时下这些队员都已白发苍苍,但他们相约每年都给“田妈妈”送上大红包。

  和时间赛跑的相聚,每一次都弥足珍贵。直至今日,儿子中已有4人相继过世,但令田妈妈惊喜的是,膝下的儿女越聚越多。因为,这批篮坛老前辈的弟子们,也都渐渐加入这个大家庭,定期给田妈妈送去问候和礼物。

  马甲袋里爱心药

  岁月如梭。7年来,儿子中有人搬家了,有人腿脚不再灵便了,但他们仍旧坚持去看望田妈妈。

  最初的时候,队长邵冠群每周骑自行车去田妈妈家,专门负责送药,“田指导过世后,没有人给田妈妈配药了,我们这批人里,只有我有办法配到这个药。”可是渐渐地,邵冠群的背驼了,走路也颤巍巍,前段时间,他被儿子接到了莘庄同住。“我很想多看看田妈妈,可是机会比以前少了。”邵冠群说。昨天,他请儿子包了辆面包车,8点就出门了,马甲袋里,装满了爱心药。

  乌维培虽定居洛杉矶,但他争取一年回三四次上海。今年5月刚回沪时,听说田妈妈已经没法下楼了,他特地登门造访,“我想请田妈妈吃饭,可是她告诉我,大小便失禁,几乎不出门,所以这两年我们没法在外面聚了。”说起这个,乌维培的眼眶分明有些泛红,“现在她听力也下降了,给她打电话常常接不到,所以只能当面来探望。”当时,乌维培还告诉她,回美国之前一定再来一次。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遗憾不知何时见

  昨天,3个儿子一是想在端午节前来看望田妈妈,二是受其他4个儿子朱承塘、谢锦生、贾钦昇、王文銮之托,带上祝福。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在弄堂口遇到了田妈妈的养女。她遗憾地告诉大家,“田妈妈前不久被我大女儿接走了,短期内不回来了。”

  老人们急了,将她团团围住,“那可怎么办,我们打车去看她吧。”陈茂麟手里拎着苹果、乌维培带着蛋糕,邵冠群还买了粽子。

  “我马上就要回美国了,照片都没拍啊!”乌维培说。“我特意买了3只粽子,让田妈妈尝尝,过节了呀。”邵冠群说。“我将法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剪报和照片都整理出来了,想要跟田妈妈叙叙旧呢。”陈茂麟说。

  田妈妈的女儿摇摇头,“心领了,礼物还是带回去吧,我会向田妈妈传达的。”

  “可是还没拍照啊!”大家面露难色,内心的沮丧全都写在了脸上,谁都知道,每一次见面,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她问,“上次你们不是都拍过照了吗?”然而,照片是回忆,见面才温暖。甚至今后,究竟什么时候还能相见,能不能相见,有没有机会再喊一声“妈妈”,都成了未知数。“最重要的是,照顾田妈妈安度晚年,是我们当儿子的责任和承诺!”大家说。

  还记得,他们最喜欢围着田妈妈,听她讲过去的事,看她笑得特别欢乐。“田妈妈尽管现在耳朵有点背,走路也不方便,但她的脑子很清楚,过去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乌维培说。

  再看一眼新华路这条老弄堂,挥挥手,不忍告别,3位老人的背影如此落寞、失落,浓浓的情谊中,流露出淡淡的忧虑。他们真想回到从前,聚在这间老房子里,听田指导讲战术,吃田妈妈包的饺子……

  相关链接

  1952年9月21日,上海体训班篮球队成立,共37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上海首支男女篮球队。田福海成为上海男篮第一任主教练。

  1957年,上海男篮代表中国大学生队参加在法国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以73比68战胜巴西国家队是最令他们自豪的一场比赛,最终他们获得第五名。

  63年过去了,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篮球事业,将恩师田福海的精神,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篮球健儿。李秋平、王群、姚志源……沪上响当当的运动员,几乎都师从这批篮坛元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百姓金融/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家庭专版
   第B12版:上市公司/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国家艺术杂志/专版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夜光杯
   第C16版:阅读/连载
扫一扫添加新民体育、新民演艺微信公众账号
《父亲》倔强 他更倔强
一生情
浓浓母子情 淡淡相思忧
一顿饭
路长情更长
一家人
广告
新民晚报文体汇A11浓浓母子情
淡淡相思忧
2015-06-20 2 2015年06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