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汇聚了两岸三地20位当红作家如徐则臣、阿乙、笛安、蒋峰、郑小驴、童伟格、黄丽群等的中短篇代表作。作为“70后”、“80后”新锐力量,他们的创作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现了当下两岸青年创作的文学风貌和艺术水准,在创作主题和叙事风格上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学个性、审美趣味,证明了小说写作的多种可能性以及中国文学的无限丰富性。上海、台湾、香港的选本历来颇受读者欢迎,不同的城市文学,反映不同的特点,而年轻人的激情与观察力有着相似的共性,令人赞美,并获得启迪。
《蓝色东欧:第二空间》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著,花城出版社出版
米沃什于一九八〇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歌注重内容和感受,广阔而深邃地映射了二十世纪东欧、西欧和美国的动荡历史和命运。《第二空间》是米沃什晚年最后一本诗集,在他去世那年出版,写作时诗人已逾九十岁。如同诸多伟大的作家高龄时一样,面临大限,此时他们往往从宗教的角度寻找“生死”这个永恒问题的答案,时间的意义、生命的真相,乃至神学的真伪,等等,一个老人的思考,远离了尘世的纷扰,而与终极世界更相接近,安静,广阔,深邃,悲悯。
《女神一号》冯唐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田小明,有情怀的理科男,爱阅读,爱写诗,经历了事业成功后的无聊、爱情破灭后的疲倦,他陷入深思。《女神一号》是作家冯唐的第六部长篇小说,试图以独特的视角,探究人对外面的世界及自己内心世界无休止的质疑,解决人性中的困扰、困境与纠葛。作者希望通过这部纯文学作品,深挖人性,诊断问题,解决精神层面的困扰。
《2014中国年度法制视角》华东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等编写
该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2014年中国法制新闻的方方面面。在前瞻性的法制新闻瞭望版块,高度关注了依法治国、司法改革等宏观的法治发展,把握、梳理法制的动向;而在法制新闻调查版块,又从宏观进入微观,把眼光放在了争议重大的新闻事件上,比如呼格利特图案、念斌案等,力争深入展现热点法治事件的原貌,深刻挖掘争议法制事件背后的历史意义。法制新闻热点其中囊括了各类新闻人对于重要法制新闻的观察与评判,尤其是新媒体对于法制新闻的影响;而法律人的法眼,则是从法律人的角度,对于新闻事件加以解读和分析,比如马航失联之后的法律问题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