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长天。
长天是我们头顶的那片空间。白天一片蔚蓝,有透明的阳光闪耀,悠悠的白云飘过。入夜,有疏星朗月点缀在上。长天是曾在我们生活里走动、说话,曾给过我们支持、关爱的那个人,是我们共同的朋友。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长天就是一个心灵特别宽阔的人。
在他去世两周年之际,我们聚在一起用文字怀念他。这里有和他朝夕相处的亲人妻子儿子,有和他一起度过学生时光的老师同学,有在高山雪域和他一起站岗放哨的部队战友,有和他一起用文字记录时代生活内心情感的作家,还有他生前倾注过大量心血的年轻作家……在这些朴素的文字缅怀中,读者不难看到一个亲切、鲜活、平易,酷爱文学,愿为文学付出生命的赵长天,看到一个在大时代的阳光风雨里生活并渐次成长、匆匆走完生命历程的中国人上海人,他生命的轨迹,他日常生活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读者也不难看到,这些朴素文字背后蕴藏的人和人的情谊。总说文人相轻,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上海作家的文人相亲。
在人均生命期待已经达到八十多岁,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的上海,长天生命的步履显得有点匆忙、急促。但他活得充实、结实、坚实,甚至有点璀璨。就像闪电,瞬间划过夜空,却照亮周边的世界。他不但用自己的文字复现了这座城市这块土地的情绪和沉思,他更用精卫填海式的决绝,用一种近乎献身的精神,通过《萌芽》这份曾经哺育无数文学青年的杂志,通过举办标新立异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为正处在困难转折之际的文学燃起了一把熊熊大火,特别是给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输送了一股强健的青春的活力。可以说,长天把自己一生最成熟最富于光华的岁月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上海的文学事业。
关于人活着的价值,为什么活着,已经耗费了几千年哲学家的冥思苦索。直到今天,依然在苦苦地折磨着每一个匆匆赶路的现代人。在我看来,它既可以复杂到车载斗量汗牛充栋玄之又玄,也可以简单到一言以蔽之。其实就是三个字:“做好人”。一个事业、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大家都想做好人,都有情有义,就有希望。大家都只顾自己,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不怕堕落,不怕伤天害理十恶不赦,把坏事干尽干绝,世界就不会好。我们怀念长天,其实是在怀念一个“好人”。好人,当然不是没有弱点缺点和过失的人,而只是努力想按一种美好理想去充实生活的人。
诗人臧克家纪念鲁迅写过一篇诗《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长天是后一种人。因为,他是好人。
谢谢所有为此书付出心血的人们。我知道,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忙,也知道大家能在繁忙的节奏里挤出时间是多么的不易。谢谢大家,你们让一个人活在了你们的文字里,然后,活在了其他人的心里。
本文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仰望长天》一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