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财经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5家公司斥资534亿元投入产业链业务~~~
25家公司斥资534亿元投入产业链业务~~~
25家公司斥资534亿元投入产业链业务~~~
25家公司斥资534亿元投入产业链业务~~~
25家公司斥资534亿元投入产业链业务~~~
25家公司斥资534亿元投入产业链业务~~~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25家公司斥资534亿元投入产业链业务
新能源车产业成“香饽饽”
张钰芸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36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国联证券日前发布的研报预计,全年产销超过20万辆是大概率事件。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多家上市公司今年扩张或介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业务。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25家上市公司投资新能源产业链项目的资金总规模超过534亿元。

  进入2015年以来,政策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动力度不减,免牌、不限行等利好使得新能源汽车持续火爆。面对这一“香饽饽”,多家上市公司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或者成立并购基金、设立子公司、直接参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形式,进入该行业。

  记者统计发现,仅在今年6月,大洋电机、曙光股份、比亚迪、大众汽车、万马股份、方正电机等公司,就在动力电池、充电设施、整车生产等领域投入近200亿元。而在最近的6月19日,四川首家新能源电池制造企业宝生动力也正式登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交易。据宝生动力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一项就达到万亿级的市场规模,而储能市场比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更大。庞大的市场需求将长期支撑企业的成长和快速扩张。

  宝生动力是以先进绿色电池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电池制造公司,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全部完整独立知识产权的电池企业,其主导产品宝生宽温区镍氢电池系列是绿色环保新能源领域的“新贵”,更在全球范围内首创AB5型无钕稀土宽温区镍氢动力电池技术,产品能在零下50度到零上70度正常工作。去年落户成都的“宝生绿色能源产业示范区”,预计2017年首期将形成30亿元产值的生产规模。

  国联证券的研报中表示,并购整合将成为上市公司布局新能源车产业的主要方式。“2014年开始的牛市叠加政策支持,使得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并购动力大大加强,业内优秀的非上市公司纷纷被上市公司并购或借壳上市,证券化迅速推进,并购整合无疑是合适的方式。”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B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24版:时令/新民健康
前期暴涨股张开“血盆熊口”
首家银行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亮相
扫一扫
新能源车产业成“香饽饽”
上海夏季珠宝展新品逾三成
广告
新民晚报财经新闻A21新能源车产业成“香饽饽” 2015-06-23 2 2015年06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