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小菜场里常常看到一种来自浙江舟山的海蟹,重1到2两,壳色灰褐,名曰:“沙蟹”,有的还是活的,价格便宜,深受沪上煮妇青睐。沙蟹肉虽不多,油炒后嚼嚼味道还是蛮鲜美的。后来这种蟹消失得无影无踪,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最近遇到“蟹王”陈卫平先生,他告诉我其中的秘密。喔!原来这些不起眼的沙蟹,都被蟹肉出口企业收购去派大用场啦!
陈卫平先生,山东莱州人,经营海产冻品数十年,有人称他“蟹王”。对于螃蟹研究很深的陈卫平说,渤海湾的三山岛盛产全国最好吃的海螃蟹,他是吃这里的海蟹长大的。春天梭子蟹一个一斤半重,红膏满肚;秋天的蟹壮实,肉肥鲜美,肉质口感与中国沿海其他地方产的不一样。
他说,海蟹与水温有着很大的关系,海水越凉,蟹、鱼、虾越好吃。俄罗斯的海参崴、美国的阿拉斯加、日本海的蟹肉最肥美。北欧的三文鱼、金枪鱼,红色的鱼肉里有一块块白色的是脂肪,吃到嘴里有含化感,就是深海鱼油,对心血管有保健作用……
“蟹”是个很厉害的家伙,横行霸道,张牙舞爪,一切东西靠不了它的边。陈卫平说,三则故事说明蟹的厉害:一是某年秋天他在山东海边开会,海蟹造成1800人集体中毒,原来那些熟蟹放在室外,受到雾水侵染跟蟹的某种物质结合产生毒素。二是有人发现加工蟹肉的水流进养鸭塘,这个水域里的鸭子不生蛋或只生软壳蛋。三是长江边发生海难事故,潜水员下到海底常常看到一大堆海蟹围着的地方,赶走海蟹后,那里一定有遇难的船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陈卫平经销梭子蟹、三点蟹、沙蟹。三点蟹、梭子蟹加工切蟹,大量出口到韩国,用辣椒酱拌的生螃蟹肉酱,是当时的时尚美食。
陈卫平还跟水产研究所一起研究出拆蟹肉的专用工具,把舟山的沙蟹加工成蟹肉每年一千吨出口到日本北海道“八户制罐”。蟹肉分蟹身肉、脚肉、腿肉、螯肉。最后剩下的蟹的节节骨骨缝隙里的蟹肉也不放过,百分之百用机器取出。人们研发出用蟹肉做的汉堡、丸子、春卷、烧卖、汤圆、蟹肉冻等美食。用沙蟹肉加干贝肉制作成的“XO”酱。上海、东南亚各大超市都有卖,一年的业务量是一千万美金!我国台湾百年老店“杜小月”、三星旗下的“FF食品”、马来西亚的“FIGO”等公司都是与陈卫平合作的商业伙伴。
剥完蟹肉,剩下的沙蟹壳堆得像山一样,一斤壳出售1.30元,可以深加工成为介壳素,它是用于医药手术、制药、高档纺织品、美容品,肥皂、牙膏等的原料。蟹浑身都是宝,一点也不浪费。
陈卫平喜欢吃厦门同安的肉蟹,他说同安肉蟹非常美味,一刀切开,加盐、酒、姜末、蛋黄,文火慢慢煎至蟹壳呈红色。煎蟹的火候很重要,太大太小都不行,要煎到蟹壳油光发亮,颜色大红,这时候蟹肉香气腾腾,是大饱口福的良辰美时啦!
青蟹出在南非、泰国,雪蟹主产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澳大利亚,南极洲也有分布,皇帝蟹是海鲜中的上品,甲壳较为坚硬,呈红白色,螯足粗壮,钳指黑色,产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是现存蟹类中体重最大的一种,多膏多肉,蟹肉结实,爽口无比。很多人分不清帝王蟹和皇帝蟹。其实“帝王蟹”是堪察加拟石蟹,而“皇帝蟹”产于澳洲,属于十足目,两者不可混淆。吃帝王蟹要用电锯把脚锯开,食用时先用酒精灯喷一下,固定后切生蟹片,入口有橙子的粒粒感觉,细腻,其鲜无比!
陈卫平为了考察蟹的资源,曾跑到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海参崴、马来西亚、日本、缅甸、北欧、非洲、南美洲等地。他为了看看南太平洋诸岛分布在海边附近的热带树林中的椰子蟹,他特地到澳大利亚管辖的“圣诞岛”乘小型飞机到岛上,晚上请当地朋友带路,带上手电筒来到海边椰子树旁守候。那个场面壮观啊!月光下海涛声里看见密密麻麻的红色椰子蟹爬到椰子树上,靠的是两只强壮有力的巨螯,它用强壮的双螯剥开坚硬的椰子壳,吃其中的椰子果肉。当地人让他尝尝椰子蟹肉,其实也只是平平常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