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打造“水稻与水产共舞”生态环境~~~
打造“水稻与水产共舞”生态环境~~~
打造“水稻与水产共舞”生态环境~~~
打造“水稻与水产共舞”生态环境~~~
打造“水稻与水产共舞”生态环境~~~
     
2015年07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水稻与水产共舞”生态环境
仙桥呈现“多物种相生”生物链
范洁 朱全弟
■ 仙桥村形成一条农业生物链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沿着绿荫如盖的前竖公路直行,微风夹杂着草木的芬芳,拂去升腾的暑热,吹散都市的喧嚣。路口两侧,竹牌楼横匾题写淳朴愿望——“美丽的仙桥村”“幸福的仙桥人”。 

  崇明县竖新镇仙桥村,“全国宜居村庄”“上海美丽乡村”的美誉背后,是践行现代农业理念的“生态红利”。 

  生态种植 村民获利

  百米长的木栈道纵贯大棚,两边藤架绿意盎然,黄澄澄的翠冠梨、毛茸茸的猕猴桃挂满枝条。裹着头巾的身影穿梭林间,忙碌地为果树修剪枝杈。 

  61岁的周汉忠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他将家里的5亩土地,流转给惠杰果蔬专业合作社,自己则当起雇佣工,既收租金,又赚薪水,每年能有两万多元收入。

  目前,仙桥村700余农户的土地全部完成流转,形成六大发展板块,集中管理因地制宜,实现环境、产能与民生的多重改善。 

  生态养殖 安全环保

  稻田中央,嫩绿的禾苗随风摇曳,一派静谧。突然,三两只牛蛙扑腾出水面,俯身细看,一只大甲鱼正顺坡潜入沟渠,数不清的小龙虾窜进泥穴。对这幅“水稻与水产共舞”的图景,春润水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沈竑如数家珍,称之为“多物种相生”的自然循环:稻田为小龙虾提供栖息环境,部分虾苗作为牛蛙、甲鱼的专用饵料,形成一条有序的生物链。 

  合作社刚落户时,村民都将信将疑,他们知道,小龙虾对农药格外敏感,在稻田里怎么存活?沈竑道破天机:“就是借此监督,杜绝农药、除草剂和人工饲料,能同时保证生态米和水产品的质量。” 

  低碳环保、安全健康,稻米、龙虾和甲鱼都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销量逐年攀升。 

  生态旅游 创新创效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仙桥村诗意的环境,引来一场“桃花源试验”。村民平房改造成创意民宿,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柴灶,也增添微波炉、消毒柜等现代厨具;蔬菜大棚变身开放空间,可以体验插秧、竹编、磨豆腐等农事,也能正儿八经办沙龙、开年会……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师生正与仙桥村合作,打造生态旅游。 

  “雾散仙桥出,转角桃源入。来客无所赠,唯有长寿福。”一切,旨在倡导可持续、有价值地回归乡村和传统,守护仙桥村的美丽与幸福。  本报记者 范洁 朱全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互动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专版
烈日下,你的防晒伞真有用吗
仙桥呈现“多物种相生”生物链
虹口启动旧房综合改造
老人购买智能手机来学习
读者发照片晒“野生邻居”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12仙桥呈现“多物种相生”生物链 2015-07-03 2 2015年07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