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的《文赋》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而他的《平复帖》则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陆云“六岁能属文”,其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成就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受到很高评价,他也是西晋重要的书法家。
“这样两位上海本土文化名人,在本市的纪念地却非常有限。”马驰和童世骏联名提交的提案,呼吁松江区政府与本市宣传、文化、建设等有关部门共同协商,选择在松江(古华亭府所在地),建立一座完整、带有综合性质的“二陆”纪念馆,使之成为研究“二陆”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成为上海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基地。他们认为,纪念馆选址可考虑“二陆”常年隐居处——小昆山镇。
提案引起承办单位松江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经过相关调研和协调后,日前,松江区政府在答复委员提案时透露,“二陆”纪念馆(暂名)的筹建已列入区“十三五”规划,由区文广局、区发改委、区规土局等相关部门和地区共同参与。文化主管部门将牵头,加大对“二陆”文化及松江区其他优秀历史文化的整理、研究力度,为建立“二陆”纪念馆夯实基础。松江区政府同时表示,要把“二陆”文化的挖掘纳入全国小城镇试点地区——小昆山镇的总体规划建设中,使小昆山镇建设更具文化内涵,让“二陆”文化在松江找到传承的载体。